第16版:濮阳发展成就巡礼——濮阳县

执好奋进之笔 续写教育新篇

足球场上。

文艺表演。

阅读时光。

第四实验小学外景。

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文化艺术节展演和“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

八公桥挂牌仪式。

资助贫困大学生发放仪式。

近年来,濮阳县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内涵发展并重的思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全县教育工作先后获得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教育信息化扶贫试点县、全省教育宣传特优县、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县等30多项荣誉称号。

教育质量新提高。濮阳县基础教育坚持与名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相继与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北衡水一中、郑州一中,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等,开展“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了教育资源服务合作协议,实施名校引领战略,全面提高全县基础教育质量。高考成绩连年倍增,2019年本科上线2201人,是2015年1096人的2倍,其中本科一批上线人数375人,是2015年23人的16.3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高世宇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数学以满分150分的好成绩获得全省单科第一名),濮阳县实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2年来零的突破。教育质量的提高带动了学生的快速回流,2019秋,学生幼儿21.2万人。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现场会、全国第三届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全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术年会、寻找中国好教育·走进濮阳县高峰论坛先后在濮阳县召开。

办学条件新改善。近年来,濮阳县共争取上级资金、社会融资11.41亿元,新建县新高中、城东中学、四实小、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第八小学6个城区学校项目,开工建设县职教园区、城西中学、县第七小学等4个项目,完成县二实小、城关镇三中扩建,共新增教学班570个、新增学位2.8万个,其中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中学2所、小学5所。同时,县第十小学、第十一小学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农村学校建设持续加大力度。投资1.6亿元,新建社区学校5所,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76所,新建校舍18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实现了学校布局合理、校园功能完善、仪器设备图书,以及教育信息化设施达标的目标。推进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景观建设,实现农村学校“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职业教育新突破。濮阳县职业教育坚持与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合作,与德国柏林职教集团、韩国京东大学、台湾三之三教育集团、京东、阿里巴巴、北京邮电大学等共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35个,建成了河南省德国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基地、京东电商濮阳区域运营中心。在省级、国家级中职生技能大赛中,获得全省综合成绩第一名和全国中职组特等奖。县两所职业学校在校生由2015年的3304人,增加到现在的8724人,毕业后95%的学生都能实现较好就业。反映濮阳县教育扶贫励志网络电影《凤鸣京东》,先后被人民网、中国网等50多家网站转载。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现场会在濮阳县召开,濮阳县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第四批“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

内涵发展新跨越。注重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成立“濮阳县微型学校联盟”,依托网络课程资源,化解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不足问题,2017年,全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第三届年会在濮阳县召开,并获得全国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受邀参加2018年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以强校带弱校,域内联合、城乡联盟,成立教育集团61个,有效促进了教育协调发展,全县基础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持续深化濮阳县原创的“四步探究教学法”的应用和创新,每年举办全县课改成果博览会;积极建设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五位一体”濮阳县课程体系,《家在濮阳》等30多项校本课程建设成果正式出版,诗教课程、数学阅读课程等课程项目获评全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五位一体”课程、财经素养课程、农村微型学校联盟等多项课程教学成果,参加第三届、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持续深化德育活动课程化改革,积极开展“1+X”体育艺术课程教学实验,推动“一校一品”建设,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被省教育厅评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示范县;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每年9月举办全县教育阅读节。在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中,县一中获全国冠军,县一实小获全国第五名。

队伍建设新提升。完善教师补充机制,2015年以来共新招聘教师1239人,全部充实到农村教学一线。开展城区遴选急缺学科教师工作,城乡教师得到有力补充和交流。实施《濮阳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全面落实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每年为教师免费体检,持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设立每年500多万元的教育奖励基金,按照1000元至5万元不等标准,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去年我们拿出100万元对20名教学名师进行奖励。持续举办教师节庆典大会,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杨承被评为全省“十大最美教师”,张林江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班主任”。大力实施教师专业化梯级成长的“3311工程”(即全县分梯次逐步培养3000名骨干教师、300名学科带头人、100名教学名师、10名教育专家),构建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国培计划”,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年培训农村教师1.5万余人次;教师培养形成了“一个信仰 五专模式”的濮阳县经验,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河南省“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教师专业发展的濮阳县经验在全省受到关注。

教育扶贫新成效。濮阳县围绕“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强力做好教育保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教育扶贫数据库,做到教育资助对象精准,资助金发放精准。3年来,共资助贫困学生64504人,发放资助金6354.44万元,为11634名贫困大学生、研究生办理助学贷款8236.7万元;动员社会捐资助学51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512人;职业教育在校生8724人,全省领先,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95%以上的学生都能实现有质量的就业,月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实现了1人就学,全家脱贫。濮阳县经验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及媒体的肯定和推广。全市教育扶贫工作现场会在濮阳县召开,在脱贫摘帽考核中,教育扶贫作为亮点工作进行展现,《河南日报》头版以《一个都不能少》为题报道了濮阳县教育脱贫攻坚经验。(濮阳县记者站 濮阳县教育局 供稿)

2019-09-12 1 1 濮阳日报 c45773.html 1 执好奋进之笔 续写教育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