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闻发布会濮阳专场实录

与会领导参观与新闻发布会现场同步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濮阳非遗传承和特色产品展。 本报记者 黄立 摄

9月22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濮阳专场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市委书记宋殿宇作主题发布。发布会围绕濮阳市“边缘变前沿 濮阳更出彩”这一主题,全面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市长杨青玖,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锦印,副市长张宏义出席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云龙主持新闻发布会。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人民网、《经济日报》、《大公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等数十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参会。发布会上,宋殿宇、杨青玖、张宏义还分别就通过加快产业转型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创新做法,推动科技创新,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做法,农村改革经验和做法,以及围绕打好杂技这张牌推动杂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濮阳的辉煌成就和沧桑巨变,同时对濮阳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市委书记宋殿宇在发布会上的发布词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非常感谢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搭建的平台,也非常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牺牲星期天的时间,听取我们介绍濮阳的发展和变化。我代表濮阳市委、市政府,代表濮阳市399万人民,向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这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 “边缘变前沿 濮阳更出彩”。这个题目是省委书记王国生到濮阳调研时对濮阳提出的发展定位。目前,濮阳正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落实王国生书记对濮阳发展的这一指示要求。濮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因为有了中原油田的开发,所以在1983年建市,是全省建市最晚的一座城市。濮阳也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历史文化比较厚重。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地就在濮阳。我们现在用的文字,是仓颉在濮阳创造的。濮阳属于卫国所在地,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其中有十年居卫,从这里把儒学传到了中原大地。兵家之祖吴起、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大师僧一行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濮阳生活或工作。黄河文化、诗词文化、杂技文化源远流长,这些文化铸就了濮阳人豪爽仗义、大气包容、坚毅勇敢的独特品格。到了近代,这里是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清丰县在新中国成立前期,是全国最大的根据地。刘邓大军从台前县越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大序幕,奠定了解放全中国的基础。濮阳对中国革命做出过突出贡献,特别是范县、台前县一带,村村都有烈士、家家都是军属。

濮阳在1983年建市,是因为有了中原油田。1975年,我们国家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发展瓶颈,就是原油短缺,与此同时,在濮阳发现了中原油田。濮阳是因中原油田而建立的城市,也是伴随中原油田而兴起的城市。1983年,濮阳人均GDP只有502元,现在是4.56万元;当时的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只有7100万元,现在是92亿元。城镇居民年收入当时只有255元,现在达到了3.1万元;农村居民年收入当时只有239元,现在是1.26万元,增长了52倍。由于中原油田的开发,使得濮阳这个较古老的平原农区崛起为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兴市、开放活市”四大战略,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全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濮阳由区域边缘向中原城市群改革开放前沿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了亮丽的濮阳色彩。

我们着力打好“四张牌”,让转型步伐更快。我们着力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得力于中原油田这样一个产业基础,我们把石油化工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石油化工是我市的第一支柱产业。我市是河南化工产业最多的市,目前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年销售收入1270亿元,占河南省石油化工业的五分之一以上。石油化工是濮阳市吃饭当家的第一个饭碗。同时,我们还在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濮阳最亮丽的是杂技。今年我们举办了全国首届极限运动大会,16日至26日正在举办中国第四届杂技艺术节。希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能抽出时间到濮阳看看,那里每天都有精彩的杂技剧目演出。我们着力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濮阳是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我们着力打好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牌。很久以来,濮阳市城区不通铁路,从山西到河南到山东的这条重载运煤铁路的开通,才结束了濮阳市城区没有铁路的历史。我们这几年,东西向建成了鹤壁到濮阳到范县的高速公路、林州到安阳到南乐的高速公路,南北向建成了德商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由范县延伸到台前然后到梁山的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濮阳至卫辉高速公路、濮阳到湖北的阳新高速公路。目前,正在全力加快郑州到濮阳到济南的高铁建设。这些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将使濮阳从内陆边缘城市快速地连接开放前沿。需要给新闻界的朋友介绍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濮阳正在打造全国天然气战略储气库群。目前已经建成了文23天然气储气库一期工程,正在注气,今年冬天就可以对河南城市的冬季供气进行调节了。二期工程今年完成,届时将有114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这个储量相当于河南省一年用气的一半。未来这个储气库群的投入力度还要加大,将形成3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库群。天然气储气库是国家重大战略,濮阳人民因能够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做贡献而感到自豪。我们着力打好新型城镇化牌。濮阳是全省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也是首批“国家森林城市”,是集“九城二奖”于一身的中原绿洲、人居佳境。

我们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三农”画卷更美。我们着力推动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的优质化。现在濮阳共有400万亩耕地,全市“六优”农业达到290万亩,今年夏粮获得丰收,秋粮丰收已成定局。濮阳的小麦是全国生长期最长的小麦,所以是品质最好的,这也奠定了濮阳发展食品加工的材料和基础。我们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最主要的是从城市到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延伸。最有特色的有两个:第一个是所有的行政村全部实行了道路硬化,所有村都实现了通客车;第二个是全市的农村率先通上了丹江水,今年清丰和南乐有8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丹江水。在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将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提升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力,作为打好基层基础的重要工作来抓。

我们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让发展动力更足。濮阳“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时限压减至59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天;我市南乐县开启了全省“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先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我市荣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创新案例单位”。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濮阳海关正式通关运行,彻底结束了我市没有海关机构的历史;保税仓库建成投用,填补了我市在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上的空白。目前已发展省级以上出口基地达到9个,数量居全省第一。今年1至8月份进出口增长26%,其中进口增长246%。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解决当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组建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濮阳鲜亮的新标识。最近在中部营商环境的排序当中,濮阳在中部地区所有的市是第一,在全国是第七位。

我们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群众生活更好。濮阳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每年办成一批惠民实事,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问题。我们的就业过去靠劳务输出,近几年人们陆续回来了,大概回来了有10万人,其中有3.2万人开办了企业,不仅自己创业,而且带动了12万人就业。濮阳市是10个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之一,连续6年保持全省先进位次。

我们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让政治生态更优。我们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主路线,坚持好干部的标准,让那些实干干实的好干部有位置、有面子。同时,我们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在城市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在非公企业和组织来开展党建 “先锋堡垒孵化”行动;依托“李连成”这个先进典型,建成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已有全国28个城市480多个县的3.96万名基层干部主动到这里进行培训。我们推进廉洁乡村建设,大力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优化干部作风,全市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越来越浓。

濮阳建市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政治优势,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奋进的决心和信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河南视察,进一步激发了濮阳人民同全省一道追梦出彩的奋斗激情。新起点、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名 词 解 释

“九城二奖”

“九城”是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二奖”是指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答记者问

人民网记者:据我所知,濮阳是一个因油而生、靠油而强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随着油气开采量的下降,濮阳是如何通过加快产业转型,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宋殿宇:濮阳因中原油田勘探开发而兴起和建设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中原油田在历史上为我们国家能源的供应和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原油田从1975年进行勘探,1978年开始出油,中原油田的发展历史与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是同步的。在40多年中,中原油田为我们国家贡献了1.54亿吨原油、995亿立方米天然气,上缴税收993亿元,为濮阳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推移,中原油田油气产量也在逐年下降,濮阳市也因此被国家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国家和河南省的支持下,我们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更为紧迫。我们一方面要把中原油田现有的油气稳定下来,将中原油田采掘后的空区利用好,建设国家天然气战略初期库群;另一方面要发展新型化工材料,河南省委、省政府坚定地支持濮阳市产业转型,2018年已经批复建设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使濮阳由过去依赖上游(原油天然气)变成走向下游(化工产品的精细加工,化工新材料)。

目前,濮阳有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加工的规模以上企业247家,占河南省的一半,这是濮阳努力转型的突破口,我们的主抓手就是建设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我们要通过建设濮阳新型化工基地,推动石油化工转型升级,推动石油装备的生产。推动南乐食品加工以及生物基材料、台前羽绒制品加工、清丰家居产业升级,以此带动濮阳产业升级。目前,国家级的石油化工救援基地、培训基地在濮阳,国家级的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也在濮阳,省里羽绒制品的检测中心在濮阳,省里家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濮阳清丰,通过产业转型来带动层次的转型。以前城市是一城两制,中原油田管一块,现在市里已全部接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濮阳建成全国最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全国化工产业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创新发展基地。

我们对河南的贡献,集中起来是两条。一是能源保证,特别是天然气和成品油的供应和保障,二是为国家和河南的粮食和农副产品加工做贡献。我们的第二支柱产业是食品产业,每年销售收入都在增长,今年销售收入将达到900亿元。希望一起见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新华网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濮阳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杨青玖: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经济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原动力的重要体现。对于濮阳由区域边缘城市走向改革开放前沿、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抓手”之一,着力打造濮阳特色营商环境品牌,促进发展要素加快集聚,增创濮阳区域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在这次党政机构改革中,濮阳在全省率先组建市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作为市委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市委市政府督查局牌子,做到工作督查与营商环境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这是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最大的亮点。

具体做法主要有:一是将2019年确定为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年。扎实开展了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促进、核心指标优化、企业获得感提升三大行动。让企业等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在政府服务、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在法律法规政策等执行方面是公正、公平、透明的,可持续、可预期,这样可安心做项目、发展经济。二是开通“互联网+督查+营商环境”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融合对接,受理并调查企业、群众对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的投诉。三是选聘25名营商环境观察员。深入挖掘我市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有关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四是对县区、市直部门的营商环境聘请第三方进行评价、排序。加强评价结果运用,落实营商环境建设与绩效工资、评先奖优、干部考核、综合考评“四挂钩”。五是建成濮阳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工商、税务、不动产登记等涉企经营和监管数据集中实时共享,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该平台自今年5月1日运行以来,共汇集银行机构14家,注册用户688名,发放贷款2.8亿元,授信金额2.9亿元。六是实施模拟“事业编”引进人才。企业所需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挂靠到虚拟的事业单位,服务满5年后,可自愿留在企业或者选择到事业单位工作,实现了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七是推行自然人信用积分“龙都分”。建设了“龙都分”大数据平台,将每个市民日常生活中信用状况量化为具体分值,分值级别融入行政审批、交通出行、医疗服务、旅游消费、居民养老等领域,使诚信成为每个信用主体的可变现资产。

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以来,共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落户濮阳;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1.6万户,同比增加2.57万户,全市企业活跃度指数居全省第1位。2018年,我市共为企业降本减负13.1亿元;今年1至7月份,为企业降本减负10.6亿元。在2018年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我市在全国414个被抽查单位中居第37位,居全省第1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布的改革热度指数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我市改革热度指数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分别位居中部城市第1、第2位,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濮阳鲜亮的新标识。

经济日报记者:濮阳被列为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请问濮阳市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何特色和亮点?

杨青玖: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濮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示,始终把创新放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地位,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实施创新兴市战略,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四个一批”建设,加快科技植入经济步伐,壮大创新主体,筑牢创新平台,我市被列为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

一是开展创新龙头企业树标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三大行动”,创新企业群体快速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新增创新龙头企业39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2家;新增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2家,居全省第2位;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85家。

二是实施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工程,创新人才层次显著提升。以“中原千人计划”为引领,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出台《濮阳市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若干规定》,最大限度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让各类人才在濮阳干事创业都有自己的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培育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9家、高层次人才9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66人。(下转第三版)


2019-09-24 1 1 濮阳日报 c46672.html 1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闻发布会濮阳专场实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