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濮阳发展成就巡礼

百舸争流千帆竞 转型升级奏强音

豫能电厂。

天能集团。

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

工业园区是濮阳市东部新城的核心区、高铁商圈的中心区,是65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区,是濮阳市中心城区与新型化工基地的叠加区、复合区、连接区,同时也是新型化工基地的先导区、示范区、引领区。

2018年12月,市委书记宋殿宇在市委务虚会议上指出,工业园区是濮阳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经济增长的主板块,是濮阳人的饭碗所在地。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也对园区提出了当好全市产业发展“柱石”的新要求。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工业园区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在困境中奋进,在发展中探索,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尤其是近3年来,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抓项目、扩投资、促转型,着力打好“四张牌”,强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规模由小变大,经济实力由弱变强,已经成为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产业集群引领发展方向

近年来,工业园区产业规划按照“因地制宜、产业集聚”的理念,坚持招强引优,深挖定位内涵,实施产业招商和针对性招商,突出延链、补链两个关键点,围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引进了一批高附加值、高产出率、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培育了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基地和配套关联市场,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

工业园区油、气、煤、盐资源及下游产品丰富,为化工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及中间产品。随着龙润、久盛、佳化、龙都等大型化工企业的入驻,园区内的化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在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方面,随着中原炼化、君恒长链二元酸、龙润能源、佳化能源、龙都石化、聚龙聚氨酯等大型企业的入驻,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学专用品为发展方向的“三化”融合链接示范基地雏形显现。

在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方面,引进了投资30亿元的天能集团(濮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目前,该项目四期扩能完成,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为工业园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不仅如此,2016年,我市又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在工业园区联合打造了全国首家中国·濮阳绿色涂料产业园,成为我市打造涂料产业扩张布局、转移承载战略平台的有力举措。目前,东方雨虹、展辰、美涂士、龙德洋等国内知名涂料企业已入驻园区;君子兰、嘉宝莉、亚士漆、彩之虹韩国江南载福等著名涂料企业即将落地;安徽省金盾涂料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君子兰涂料集团、广东汇龙涂料有限公司、美国PPG、德国巴斯夫等知名涂料企业正在密切对接。一个绿色、环保、开放、创新的涂料产业基地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重点项目撑起发展筋骨

近年来,工业园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园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落地建设了一批个头大、实力强的龙头项目。

投产项目中:天能电池项目投资30亿元,2014年以来前四期项目先后建成投产,2018年完成销售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32%;上缴税收4.6亿元,同比增长72.3%。2019年新上电池生产智能化改造项目,目前正进行设备安装,年底部分试产,预计全年完成销售收入80亿元;到2020年底,在不增加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年产能扩大到现在的2.7倍,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税收不低于7.5亿元。东方雨虹防水材料系列项目投资16.2亿元,2018年防水、防腐、保温和装饰材料4个板块相继投产,2019年新上了卷材二期和10万吨/年聚氨酯涂料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1.5亿元。同时,龙润碳四深加工、龙德洋涂料、龙都石化、鑫澳重钢等10个项目正常生产,产销两旺。

在建项目中:君恒40万吨/年重蜡加氢项目投资25.5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1亿元,税收1.6亿元。展辰25万吨/年溶剂性、水性涂料项目投资12亿元,明年3月份建成投产,预计年销售收入35亿元,税收2.5亿元。除这两个项目外,投资10.1亿元的海尔希营养添加剂、投资5.11亿元的大仑电子、投资2.6亿元的诚信钻采助剂等项目正加快建设,2019年底前新投产项目不低于5个。

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工业园区全力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其中,市、区两级累计筹资8.95亿元,建设市政道路19条,总长度37.6公里,铺设供水、排水、供热等配套管网122公里。同时,积极利用外部资金90余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发电、供电、消防、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豫能发电、500千伏输变电站、消防战勤基地等项目竣工投用;棚改一期项目即将完工,规划核心区内的村庄搬迁年内将取得重大突破,为下一步新型化工基地重大项目的落地腾出更大空间;供热蒸汽管网项目由园区建投和豫能公司联合成立的东部新城热力公司具体实施,9月份投入使用;省石化产品质检中心和实验学校7月份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第四季度完成基础施工,力争明年建成使用。

在抓好上述项目的同时,工业园区还谋划了工业管廊、泛能网建设、电力增量配网、专用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与心连心集团、新奥集团、蒲能公司洽谈对接,积极引进气化岛、泛能网和配电网建设项目,循环园区、智慧园区、科技园区的发展方向更加凸显。

技术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工业园区立足市场、区位及现有产业基础,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升级,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有效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工业园区获批濮阳市专利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项目2个、濮阳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4个、企业研发机构4个、濮阳市重点实验室3个、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个。其中,天能集团投资6亿元,分三个阶段实施新型高能量铅碳电池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化升级,第一阶段的高性能动力型铅蓄电池智能化装配技术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智能化改造投资6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能翻番(再增加1000万KvAh),每年可节省成本3亿元,减少用工300人,节能减排效率30%。除此之外,天能集团还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第二批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同时,天能集团参与编写的铅酸蓄电池绿色供应链评价技术规范,已经上报国家标准委,即将批复。

下一步,工业园区将进一步突出绿色、循环、智能、高端理念,破瓶颈、补短板,扩规模、强功能,强力推进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促进园区化工、涂料产业建设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使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对财政的贡献突破15亿元。再经过几年的不懈奋斗,工业园区将加快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化工园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绿色涂料专业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区、边缘变前沿的滩头阵地区。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吴峰 许正达 文/图

2019-09-26 1 1 濮阳日报 c46900.html 1 百舸争流千帆竞 转型升级奏强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