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本着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削减主要污染物总量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着力点,着力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先后开展“环保风暴”、蓝天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工业废气整治提标改造及VOCS治理、“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业深度治理、重型柴油车污染治理等多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辖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发区抓好源头防控,大幅压降污染物排放,加快对现有工业污染源集中整治,帮助企业开展提标改造,实现超低排放,催生“生态经济”。开发区先后投入约9亿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和污染设施提升建设,有效减少了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推动全区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生态化方向发展。
为推动化工行业健康发展,开发区强化推行“红、黄、蓝、绿”标识管理制度,推动全区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专项整治,关停一批、搬迁一批、提升一批、发展一批,打造一批具有综合优势的化工企业。企业纷纷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全区化工企业空间布局趋于合理,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工业产业发展趋向生态,争做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形成绿色化工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