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濮阳发展成就巡礼——司法行政篇

在探索中进步,在坚持中发展。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已建成6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0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近3000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将“12348”法律援助热线升级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同步开展在线咨询和线下办理两类业务。积极开展高效优质服务,今年年初以来,我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累计解答法律咨询5247人次,引导申请法律援助、办理公证、司法鉴定等300余人次;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接待法律咨询1.5万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394件,调处群众矛盾纠纷3294件,及时化解群体、重大信访案件40余件,受服务群众评价满意率在99%以上。2019年6月28日,市政协主席郑大文率团到范县调研,对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主动作为勇担当,甘于奉献护和谐。近年来,我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成效显著。对全市3070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684人,其中律师182人,举办法治讲座904场,参与调解矛盾纠纷5165件,为村(居)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2021条,有效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人民日报》以《河南濮阳创新法律服务助力社会治理——乡里有了法律顾问团》为题,对我市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律师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健全工作制度,先后开展专题培训6次、专题研讨5次、个案指导3次、庭审监督9次,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步凸显。今年年初以来,7个专业服务团 126名律师主动深入濮耐、黑天鹅、红磨坊等60余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检查,出具检查报告150余份,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1亿余元。同时,公证工作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加强公证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公证效能,关注民生热点,提高公证公信力,办理公证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且无错假公证现象发生,着力为建设和谐濮阳提供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近年来,我市共办理公证68602件,减免公证费用4213件102.38万元,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1183件。

立足职能,锐意创新。近年来,按照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统一考试的要求,我市严格坚持“依法治考、从严治考、热情服务”的原则,精细部署、精心组织,落实“实、稳、严、细、深”工作要求,确保考场安全、考试安全、人员安全,努力实现“五零”目标(零事故、零替考、零差错、零雷同、零违纪)。我市在全国率先将指纹认证技术引入法考,并在全省推广。实现了标准化考场全覆盖,考点为考生统一免费配备笔袋、中性笔、2B铅笔、卷笔刀、橡皮等考试用品,考生除携带身份证件、准考证和信息采集单外,其他物品一律不得带入考场,实现了考生“净考”上阵。倡导“诚信参考、文明参考”,净化考试环境,在考点布下“天网”严防作弊,考场(含备用考场)全部配备高清摄像头。近年来,我市法考报名5000余人,参加考试4400余人,通过考试560余人。

2019-09-30 1 1 濮阳日报 c47362.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