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我市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性到多元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企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尤其是近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50%以上,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工业经济已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三大三专”产业基础更加坚实
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产业蓬勃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化工产业率先进入千亿元产业行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有力的人才支撑,产品有500余种。装备制造产业以油气装备为主,产品几乎覆盖了油气开采的整个产业链条,近年来形成了油气装备、农机装备、数控机床、电力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装备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格局,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食品加工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休闲食品、安全食品、健康食品,形成了由粮食加工、畜禽加工、果蔬深加工、冷冻饮品制造等20余个门类组成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清丰县、南乐县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木伦河集团冰激凌销量跻身全国前三。
现代家居、羽绒及服饰、生物基材料“三专”产业特色明显,发展优势突出。现代家居制造产业先后引进全友家私、南方家私、双虎家居、好风景家居等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包括板式家具、实木家具、软体家具、藤编家具、板木家具、玻璃家具六大门类,突出智能家居、定制家居发展方向,清丰县有望成为全国第六大家具产区;羽绒及服饰产业注重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有品牌,积极利用电商平台,扩大市场份额。目前,我市已成为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中国羽绒之乡和国家生物基材料集群示范基地。
新兴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位于开发区的河南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工程塑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无纬布,叠加十几层后,就具备了防弹功能。由于性能突出,河南沃森超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这款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生物医疗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基础化工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蔚林化工橡胶助剂、沃森科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惠成电子氢化酸酐系列产品、迈奇化学N-甲基吡咯烷酮等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壮大了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
现如今,盛通聚源3D打印材料、东方雨虹新型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材料等在建项目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惠成电子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封装材料供应商,蔚林化工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橡胶助剂生产基地,迈奇化学主要产品占国内锂电池原料供应市场的60%以上,濮阳正在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生产基地。生物基材料形成了从以玉米秸秆或淀粉为原料经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或聚乳酸共聚物,到以聚乳酸改性材料及制品、纤维、被服、可降解薄膜、水稻育秧盘等终端产品为主的完整聚乳酸材料产业链,产能突破50万吨。同时,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产业实现较快发展。
据统计,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73.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足势头好
工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为优化化工产业空间布局,发挥集聚效应,我市在整合市城区东部的濮阳市产业集聚区、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范县产业集聚区三个省级化工类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按照产业链设计、公用工程、物流传输、安全环保、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建设要求,规划建设了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当前,新型化工基地已从规划阶段转入全面实施阶段,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解决“化工围城”问题、促进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丰利能源、民源化工、君恒石化3家企业完成搬迁改造。推进18家铸造企业搬迁入园和4家重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改造,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以钢铁、水泥等行业为重点不定期开展落后产能排查,依法淘汰新明建材公司18门轮窑等落后产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土地和环保容量。
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开展“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的智能化改造,全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企业14家,认证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位;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7家,居全省第五位;建成自动化生产线155条,推广应用“机器换人”367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绿色化改造,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项、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推动工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技术改造,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1家、省级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3家、省质量标杆企业3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家、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4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随着更多工业企业驶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快车道,濮阳的明天将更加让人期待。
本报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杨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