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白云悠悠,地上湖水清清,或泛舟水中,或漫步湖畔,依景相居,花香四溢……曾几何时,这样的场景是濮阳人心中的向往和憧憬。
2012年,我市吹响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号角,唤醒了这片120平方公里的土地。立足早干、快干、多干,示范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决守住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城市骨架 潜心雕琢城市梦想
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历届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对产业和人口转移吸引力不断加大,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奠定了示范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好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和少走弯路的基础和前提。示范区起步区的核心区规划主干道密度1.58,规划次干道密度0.87,规划支路密度0.6,共计36条道路;规划污雨水管道310千米,雨水设计重现期为2年;规划污水泵站2座、雨水泵站2座。根据发展需要,对全区市政工程图纸设计提前谋划,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做好设计变更、设计交底、专家技术论证等工作。
目前,按照规划,市政项目科学施工、稳步推进,路网已局部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以拓展城市空间、优化路网结构、提升道路功能、便捷群众出行为主的路桥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一是城市路网局部形成完善体系。自2011年开工建设以来,依据国家规范规定和图纸设计要求,先后新建了绿城路(G342—京开大道)、卫都路(G342—马颊河)等27条道路,相继打通了金堤路、澶水路、鹿城路三条断头路。全区已建成道路总长57公里,排水管线160公里,泵站4座,桥涵13座,路灯2600座,停车场4个,道路绿化45公里。
二是海绵城市和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初见成效。按照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和濮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海绵城市措施建设的要求,结合示范区建设实际和现状管理体系,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的原则,从“渗、滞、蓄、净、用、排”各个环节入手,先后完成了开德路(G342—濮源路)、张仪路(文岩街—高阳大街)等7条道路海绵城市项目,总面积6.17万平方米;先后实施了2个生态水系项目,总投资约31.5亿元。海绵城市和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已初见成效,特别是地下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补充。
三是电力迁改稳步推进。先后完成了开州路、金堤路高压线路迁改工程,以及班家耕读小镇桑葚采摘园加工厂配电安装、龙乡110千伏变电站、新区110千伏仓颉变电站、濮上路电力迁改、祁家庄电力迁改、振兴路电力迁改、振兴路东侧开发项目电力迁改、孟村高压架空线路迁改、大庙龙山龙首及澶州大街等12项电力工程。
四是城市亮化独具特色。结合示范区实际,相继完成了高阳大街进水渠桥、文耀路进水渠桥、龙山涵洞、卫都路过街涵洞、1#退水渠桥亮化工程,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加强环境保护 打造生态城市典范
示范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每个环节,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打造慢生活体系。
在环保工作中,坚持全员分工抓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落实建筑工地扬尘防治配套设施,实行“三员”管理制度。今年年初以来,共查处扬尘污染问题200余项,下达整改通知30余份,责令停工近20次,处理交办意见达40份,移交市扬尘办近40次。始终坚持环保协同治理,联合办事处、交警、环保、发改、商务、质监等相关单位,开展重型车辆抽检、渣土倾倒防治、“散乱污”企业排查等工作,共抽检重型运输车辆3400余台,尾气超标50台次、油品取样46台次,排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10余辆;始终坚持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全天12小时无缝隙洒水、机扫,环卫工坚持“一天两扫、全天保洁”,城区内主次干道机扫率达90%以上。同时,还推进实施碧水工程,全面排查辖区18个村庄,储水坑黑臭水体面积3500平方米,垃圾河长度4.5公里,对垃圾进行全线清理,完成引黄入冀补淀干渠沿线9个排污口的封堵。
推进绿化工程 芬芳拂面绿意满城
示范区坚持统一规划城区绿化,全力打造水系绿化,做优环境,取得了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生态宜居的新成效。
高标准打造了卫都带状公园、海绵城市公园、濮水湿地公园、高阳公园、廉政公园等多座“城市会客厅”,并在龙山、水库岸线、道路、农田林网合计栽植乔灌木100万余株,模纹、地被200余万平方米,示范区绿化面积累计500余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近10亿元,城市绿化率超过40%。
如今,引黄调节灌溉水库项目作为核心枢纽,在示范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东湖与西湖之间由渠道相连,与城市水系相连,打造出灵韵濮水的秀美景观,形成示范区一道流动的亮丽风景线。其中:东湖公园主“动”,将濮阳的文化精髓荟萃一处,形成综合型城市公园、文化主题游园,沿岸边步道,穿插设计了风格各异的特色小广场、雕塑小品等,吸引游人驻足其中;西湖生态园主“静”,以“生态低碳、自然朴雅”为理念,定位为“城市绿肺”,沿南北伸展成城市绿轴。
两湖以桥相通,组成了示范区内灵动的水景观,可漫步赏景,可荡舟游湖,周末到龙湖玩上一天,下班去湖边转上一圈,成为越来越多濮阳市民的习惯。
此外,由水库土方堆积成的龙山,主峰五座,最高峰55米,长约21公里,山体形似游龙,起伏跌宕,取龙行天下之意。结合北部山体、第三濮清南干渠、马颊河两侧景观绿化带、湿地公园等,龙山全部建成后总长度可达47.5公里。
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示范区将持续抓好规划建设、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三条主线,以钉钉子精神和敢啃硬骨头的魄力,拼搏进取,砥砺奋进,全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美丽、生态、宜居、幸福之地,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