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范县濮城镇于楼村贫困户于文义,看着自家饲养的12只3个月的小孔雀,心里喜滋滋的。今年,于文义喂养的5只孔雀产蛋收益2000余元。喂养小孔雀一年后,如果由范县凤诚蓝孔雀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回收,于文义可以获得收益3600元;如果留下几只长期喂养用于产蛋,效益会更好。
据了解,今年,濮城镇130余户蓝孔雀养殖户通过孔雀产蛋收益30余万元,参加范县凤诚蓝孔雀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0余户贫困户可实现入股分红2万余元。
为帮助饲养蓝孔雀的贫困户实现可持续稳定收入,濮城镇葛楼村范县凤诚蓝孔雀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孵化的蓝孔雀幼苗提供给贫困户饲养,再统一回购。目前,该合作社已向全国各地销售蓝孔雀幼苗8000余只。
据悉,该合作社除蓝孔雀孵化饲养、回收孔雀蛋外,还将加工制作的孔雀蛋礼盒、孔雀标本、孔雀扇等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前景广阔。
今年秋收后,该合作社将流转土地50余亩用于蓝孔雀和鸵鸟养殖,逐步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园。
该合作社负责人付治江介绍说:“1只鸵鸟每年的养殖成本在800余元,1只鸵鸟每年产蛋60余枚,1枚种蛋价值300余元;贫困户饲养1只鸵鸟每年收益可达1万元。”付治江表示,该合作社下一步将动员濮城镇贫困群众在蓝孔雀养殖的基础上饲养鸵鸟,并将继续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养殖技术。
葛楼村贫困户刘香云通过喂养孔雀,今年产蛋收益达2600元。尝到了甜头的刘香云又在家里饲养了5只小孔雀。她说:“孔雀养殖技术不难,饲养成本低,最适合我这样年纪大的养殖。回头,俺还要再养几只鸵鸟哩!”
近年来,濮城镇积极鼓励乡土人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范县凤诚蓝孔雀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濮阳市伟成服饰有限公司葛楼村扶贫就业点等都是返乡创业的成功典范,不仅帮助了众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还带动了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发挥了较好的雁归效应。
(王义 王献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