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决定,开启中医发展之路。
一份执着,从地市级专科到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每一次自我超越,都如一次成长。
一个信念,从默默无闻到国内一流,每一次华丽转身,都似一次新生。
32年只为龙都儿女健康保驾护航。该院因综合实力雄厚、中医特色优势明显,这里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省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
这里就是1987年9月成立的濮阳市中医医院。
该院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开放床位771张,设有1个濮阳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院中院)、1个濮阳市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诊疗中心、1个濮阳市中西医结合脊柱病诊疗中心、38个临床医技科室。该院现有职工97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25人,高级职称1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省名中医3人,市名(老)中医21人。
医院拥有动态Revolution CT、3.0静音磁共振、钼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等大型设备400余台(件),中医诊疗设备82台(件)。2018年,该院门诊量为54.6万人次,出院患者2.3万人次,手术6514台次。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百余项。
党建统领全局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多年来,医院党委始终坚持突出党建引领,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抓党建,聚精会神提内涵,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性、实效性,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制订战略规划,引导医院发展方向,建立健全院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集体研究审议医院“三重一大”事项,落实“一把手”末位发言制,提升决策科学性,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进,不断将党建成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以党建工作高质量推动医、教、研、管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为持续打造群众满意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中医药特色优势日益凸显
医院专科(学科)实力迈入国内一流
医疗技术水平是群众就医的首要关注点。
市中医医院始终把重点中医专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班子齐抓共管,班子成员每人负责1个科室,直接参与目标设定、任务追踪、效果评价,为推动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挥了主要作用。
为激发医护人员的创新活力,市中医医院在扶持政策上持续发力。出台促进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方案,按国家、省、市、院级4个创建级别,医院给予相应配套建设资金;医护人员在评选学术带头人、拔尖人才、优秀中医人才研修、名中医候选人时加分;出台精品科室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培植重点专科,每个科室给予建设经费20万元,重点提高中医进修项目待遇,鼓励更多科室进入重点专科创建行列。
建立考核标准,实行动态管理。首先明确国家、省、市、院级重点专科遴选标准,每年年底根据考核细则进行打分排名,实行动态管理,全院通报,兑现奖惩。
截至目前,医院拥有市级及以上重点中医专科(学科)9个,其中骨伤科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肝病科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儿科、心内科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肛肠科、结石科、超声介入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学科),肿瘤科、肾病科为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近3年医院共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厅、市级科研项目38项,已取得厅、市级科研成果19项,发表学术论文539篇,其中全国性刊物306篇;2019年,取得河南省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登记成果27项;组织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51次。
除此之外,医院发挥中医治未病主导作用。高标准建设国医堂,设有诊室17间,国家级、省级、市级名(老)中医定期坐诊。2018年9月开诊以来,已为11.4万人次提供诊疗服务,让患者感受传统中医特色疗效。
整合国医堂、门诊中医特色治疗室、体检中心、预防保健科、治未病科,成立治未病中心;2019年7月成立治未病病区,开展特色中医诊疗服务,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项目21项。
承接“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免费为3950名市民进行健康筛查。通过爱肝一生健康管理中心APP平台,免费为1600人进行健康管理。
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
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率先导入9S精益管理,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2018年1月,医院与深圳华医修制公司协作启动精益管理活动,通过选取样板、树立标杆、分批推进、定期总结等形式,成功完成6批共计66个科室及外围区域的9S打造工作。
活动中,先后引入红牌作战、9S月度竞赛、管理维持基准卡和点检表等维持管理工具,建立院、科两级维持管理机制,定期进行评比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持续深入开展9S精益管理工作。
实施9S精益管理以来,市中医医院成功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大幅度提升医院基础管理水平。医院环境得以美化,物品存放整洁有序,各区域责任明确,工作秩序井然;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得以提升;打造高标准、严要求、精准精致的工作要求逐渐融入医疗业务工作,创新改变医疗行为,推动9S精益管理从规范物品、美化环境的初级阶段逐渐向规范行为和形成习惯的高级阶段迈进。
市中医医院的9S精益管理工作得到了省药监局、省卫健委领导和市卫健委、市政协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同时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截至今年7月底,先后有17家兄弟医院263人次前来参观考察。
入“品管圈”,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2019年3月,市中医医院启动第1期品管圈活动,选定12个样板科室,每个科室按照“选题来源于临床、措施服务于临床,聚焦解决科室存在问题”的原则各选定一个题目,目前正进行“品管圈”10大步骤中的第7步。活动中,各圈员利用雷达图、柏拉图、鱼骨图等统计学工具,头脑风暴法等管理学方法多视角分析问题,开创自下而上改进质量的新途径。品管圈结题形成的成果将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融入医院运营管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医联体工作迈出新步伐
提升基层医疗保障能力
医联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帮扶基层,也是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抓手之一。
市中医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医改政策,率先在全市牵头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医院成立濮阳市中医医院华龙区医疗集团,下辖21个成员单位,医疗集团内部免费转运危重病人,实行医疗设备互联共享,保证了合作各方的各项权利;建立濮阳市中医医院医联体,成员覆盖各县区中医医院、设有中医堂的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22个单位;与濮阳县人民政府签订托管濮阳县中医院框架协议,建设紧密型医联体,第一批派驻专家已经到位,远程心电网络系统顺利启用,开拓业务工作新局面;积极与上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与19家上级医院建立专科联盟。
健康扶贫模式化
把专家和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
公立医院为人民,是公立医院的立院之本。在为民服务上,市中医医院一直勇于担当。
该院联合濮阳市慈善总会开展濮阳市“双百万救助骨关节置换关爱行动”。2014年以来,共为667名贫困患者减免费用738万元;持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3年来共捐款约14万元;开展健康教育宣讲活动136次、义诊活动72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积极落实“三免一减”政策,对贫困人口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共为农村困难群众一站式结算1145人次,补助127.9万元;精准扶贫台前县前上岭村,打机井11眼,安装路灯12盏,出资援建村室;每年春节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贫困户发放食用油、面粉,折合人民币7700元/年;对口帮扶范县中医院,帮助其创建脑病科市级重点专科,新建肝胆脾胃科,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范县中医院2018年业务收入增长46.1%,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新时代新征程,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路上永远没有终点,在新的历史阶段,濮阳市中医医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在落实医改政策、利用优势中医药资源服务百姓方面继续前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医疗服务,为助力濮阳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