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乡村振兴

南乐县西邵乡

“一宅变四园” 荒宅换新装

本报讯 近日,南乐县西邵乡学习借鉴河北省邱县先进经验,在全县率先开展“一宅变四园”(把荒废宅基变为菜园、果园、花园、游园)行动。

从7月初开始,短短2个月,西邵乡动用机械1200余台次、人力1.46万余人次,清理垃圾杂物7900余立方米,整改闲置荒废宅基198处,拆除残垣断壁100余处,整理残破胡同80余处,乡村面貌整体大幅提升,为创建“四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雨绸缪,谋定后动。为确保行动顺利开展,群策群力为行动保驾护航,西邵乡党委、乡政府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并根据调研结果召开专题会议,通过认真研究和讨论,对党员干部提出了行动前先做好“学习外地经验、摸透本地情况、弄清群众想法”三门功课的工作要求。分析工作难点及原因,制订工作策略和方法,细化工作分工,责任明确到人。专题会议的召开,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解决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包袱和工作困惑,为“一宅变四园”行动高效、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找准靶向,灵活施策。西邵乡在荒废宅基治理工作中,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产权怎么办、钱从哪里来、用途怎么定、干劲如何鼓等问题,不回避、不遮掩,针对问题一项一项想办法解决。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产权问题,西邵乡党委、乡政府为打消群众顾虑,坚持“宅权不变、群众自愿、树木留存、百姓受益”的原则,在拆除危旧房屋前,留下影像资料,村委会与群众签订协议,整治后的宅基及宅基上的树木等仍归群众所有。为解决资金问题,西邵乡创新了“乡里拨一部分、村里筹一部分、群众拿一部分、能人捐一部分”四种途径。对荒废宅基改造后的用途问题,西邵乡坚持“尊重群众意愿,用途群众说了算”的指导原则。从整体情况来看,面积较大的地方,一般由群众用来建新房或种树、种菜;面积较小的,一般由村委会清理后改造成实用的游园或花园。针对如何才能给村干部加油鼓劲的问题,西邵乡建立了“台账推进制、督导考核制、奖惩激励制”三项制度,通过采取专人监督、区域互查、督导考核、有奖有罚等措施,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各项工作措施实行后,西邵乡形成了“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的工作局面,有力推动了“一宅变四园”行动的开展。

功在平时,持续用力。为巩固“一宅变四园”行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攻坚克难,有效利用农村荒废宅基,变废为宝,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圆人民群众“生态宜居”的梦想,西邵乡党委、乡政府建立了“将荒废宅基整治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内容,并由乡执法队定期督导检查,每半月组织一次现场观摩,工作落后的责任干部表态发言、限期整改”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行动持续有力地推动下去。

(刘世彬 王献伟)

2019-11-04 南乐县西邵乡 1 1 濮阳日报 c49700.html 1 “一宅变四园” 荒宅换新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