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全面提升脱贫成效,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近日,濮阳县清河头乡巧用“加减乘除”法助力脱贫攻坚。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捆绑贫困户分红增收。一是注重人才引领作用的发挥。清河头乡聘请桑蚕技术专家到东大韩村指导桑蚕养殖,捆绑贫困户10户10人,现已建成20个连体大棚生产基地。二是注重外来资本创收作用的发挥。成功引进濮阳市雷神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苏豫制衣有限公司,种植艾草700余亩,总投资规模达4.8亿元,对艾草进行深加工,并解决了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就能找到工作的问题。三是注重对本土企业的扶持。“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对本土企业、合作社的扶持上,该乡利用金融贷款这一渠道,通过贫困户贷款入股合作社或小微企业参与分红的方式,解决了小微企业、合作社的经营难题及贫困户的收入问题。
减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领劳动力就业增收。面对全乡大部分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父母成为空巢老人、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土地杂草丛生的现象,清河头乡坚持“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壮大种植户、养殖户发展力量,广开渠道,现已建成管五星村葡萄种植基地、东大韩村桑蚕种植基地、振兴寨村艾草种植合作社等,解决了全乡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问题。
乘势夯实基建动脉,解决老百姓住行困难。人民群众富不富,关键在于“小康路”。清河头乡以道路交通为主攻方向,完善集镇功能,建设宜居小镇。截至目前,清河头乡文明路、文昌路南延工程已建成通车;国庆路、红旗路、富民路、胜利路东延工程正在施工建设;2018年清河头乡城中村改造项目有陈庄、东刘贯、西刘贯、前刘贯、沙河寨5个项目,共涉及3527户1.5万人,逐渐向城镇化进程迈进,切实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除尽歪风邪气,打造新农村清风正气。清河头乡在各大项目推进的同时,整合乡组织、司法、综治、纪委等部门力量,形成合力,不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走村入户,开展肃风整治行动,逐步扫尽“滥办酒席”“铺张浪费”“形式主义”等不正风气。采取开好一系列培训会、发放一批卡、塑造好一批典型、建好一本台站、办好一件大事“五个一”工作举措,强化民生监督,不断凸显惠民惠农政策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大和谐”局面,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扫清障碍。(石莹莹 王献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