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水泥光风”立体生态综合利用项目为循环式利用开发模式,以太阳能为动能,带动泥浆泵清理沉沙;以沉沙为原材料,生产新型建材。
引黄入冀补淀沉沙池水面面积有2600余亩,工艺设计在沉沙池水面上架设高度超过10米的光伏板和高度超过100米的风车,建造光伏电站1座,发电能力为75兆瓦,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资源发电,驱动泥浆泵抽沙和新型建材生产;设计在沉沙池两侧布置新型建材厂,以沉沙池淤泥为主要原料生产新型建材,综合利用中原油田废井(站)泥浆、城市建筑垃圾等,利用电烧、气烧及免烧工艺制造新型建材砖。
“地水泥光风”中的“地”元素,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探索向空中要地,纵向开发利用,实现沉沙池固定使用,避免多次征用,打造华中地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生态开发的典范。
“地水泥光风”中的“水”元素,即保障白洋淀生态补水。经过沉沙后的清水充分保障了白洋淀生态补水的需求,也保障了濮阳沿线群众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地水泥光风”中的“泥”元素,即清理引黄沉淀淤泥。用淤泥烧砖,将泥沙隐患变为建材资源,保障建材市场原材料供给,促进城镇化发展。
“地水泥光风”中的“光”元素,即太阳能光伏发电。沉沙池用地为已批准建设用地,可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地水泥光风”中的“风”元素,即风力发电。风力发电设想既可发电,又可观光,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