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只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12月3日,记者自工业园区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区以“三个着力”“三个常态化”为抓手,持续加大深化改革、精简事项、减免税费、要素保障、平台建设等工作力度,积极营造流程公开化、办事便捷化、服务优质化的营商环境,取得良好成效。
着力健全工作机制。园区成立由园区党工委书记任主任的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并出台了相关工作规则和推进机制,为园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着力服务营商评价。在市委营商办组织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园区主动与北京工商大学评价组对接并召开座谈会。座谈会对园区22项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各部门承担指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座谈会上,评价组对园区营商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着力走访调研问题整改。积极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分别走访天能、君恒等重点企业16家,搜集问题38个。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力推进服务意识不强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集中交办问题的方式,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目前已解决20个问题,另外18个问题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园区营商办、纪工委、公安等部门协同建立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交办机制,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今年以来,园区查处某村干部高某某、王某某等阻工、索要好处费等问题两起。
责任分解常态化。结合市下达目标,将园区年内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为3大类79项,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每周坚持对区党工委管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周工作例会及主要领导安排的重要事项,及时分解立项,坚持“文不过夜”。
跟踪问效常态化。坚持领导决策在哪里,督办就跟到哪里。对有明确时间节点的事项,实行跟踪督办,临近时间节点前7天提醒、3天催办,对25项重点工作实行了提醒催办,助推了项目建设,促进了工作落实。目前,共办理市交办事项316项,网民留言、市长信箱投诉113件,办结回复率100%,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印发各类通知53期、通报62期,园区265项工作完成245项,正常推进20项,完成率占督办事项的92.5%。
一线督查常态化。突出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的一线督查,全年共现场督导项目175人次,拍摄照片900余张,记录了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加大现场协调力度,有力助推了展辰项目电力线改迁等事项的进展,10个省市重点项目中,正常推进6个,未按时间节点推进4个。现场督查情况及工作经验及时印发通报报主要领导审阅,其中以办事处为模范典型的《宣传发动打头 综合施治推进 一线盯守攻坚 东方雨虹北地块清表工作再创新速度》通报得到了园区党工委主要领导的专门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