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濮阳县文留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围绕“学习教育、基层党建、产业兴旺、平安建设”,创新工作举措,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围绕学习教育,将改进作风与提升为民情怀相结合。文留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固本谋远工程,突出责任推进、创新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把主题教育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取得实效。通过主题教育,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建强基层党组织,筑牢战斗堡垒。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观市、县警示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廉政教育,促使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增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意识和党纪政纪法纪观念,严守廉洁底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镇党委组织机关全体党员观看专题教育片《初心永恒》《我是援疆人》,在八公桥战役革命纪念馆、清丰单拐革命旧址、将军渡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听取革命先烈英勇事迹,产生了思想共鸣,实现了同频共振,为民情怀意识显著增强。
围绕基层党建,将为民办实事与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文留镇开展“以党支部带领党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党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项目”为主题的“双带”活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坚持党支部做龙头,带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党支部为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目前,该镇已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1个,并已确权发证,预计3年内可实现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强村。鼓励流转村集体土地发展产业,对于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100元奖励。二是坚持党员当先锋,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注重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召开带头创业行动动员会,制订优惠政策,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等方式,实现群众自愿联合、共同发展。三是坚持项目有特色,探索发展创新之路。推进土地流转调整农业结构,以结构调整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镇已流转土地2.3万亩,形成了以丝瓜、黑木耳、红薯为特色的种植产业,年实现利润1亿元,开创了全镇产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基础。积极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展示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持续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凝聚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树立文明新风尚。
围绕产业兴旺,将抓发展与抓党建相结合。文留镇开展村“两委”成员带头创业工程,拓宽思路、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有干部带头、党员引领、产业支撑。镇党委组织科级干部、服务区书记和主任、各村党支部书记100余人,赴山东莘县、夏津、寿光、鱼台、金乡等地考察农业结构调整工作。考察组先后到莘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莘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夏津县红薯基地、寿光市稻田镇蔬菜温棚园区、鱼台县毛木耳高效种植示范园及其加工园区、金乡县大蒜与尖椒种植基地等农业项目点现场参观考察,看典型、学经验、找差距、谋发展,与项目经营者深入沟通、互动交流、谋求合作。以党员主题活动日等活动为抓手,组织“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4次,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一村一策”要求,整顿提升4个软弱涣散村级班子,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力与战斗力。把村民自治和德治、法治相结合,提高基层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各村实际,拓宽路径,更新观念,促使经济收入多元化。齐庄村整村流转土地1200亩,总投资9500万元,发展丝瓜种植大棚295座,年利润3000余万元,带动就业800余人,吸纳返乡农民工350人,解决本村贫困户6户9人就业,吸纳周边贫困户18户29人就业,现已建设了蔬菜交易市场3个,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丝瓜种植4000亩,建成了豫北地区较大的温棚丝瓜种植基地。胡家庄村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所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流转土地300亩,投资300万元引进新品种红薯、育苗技术,种植紫罗兰、西瓜红、烟薯25等红薯新品种,大力发展红薯产业,每亩可使农民增加收入4000余元。赵庄村在村“两委”成员的引领下,整村流转土地850余亩,建设大棚30余座150亩,带动25户群众种植丝瓜、葡萄等,可增收350余万元;引领17户群众种植绿化苗木600亩,预计收入5000余万元;种植苹果、桃、桑葚等果树100亩,每年收入30余万元。一系列举措,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围绕平安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文留镇全面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资500万元改造提升镇智慧化监管指挥中心,打造我市“雪亮工程”模范乡镇。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强化初次信访的办理,坚持用法治思维化解信访问题,集中化解了一批信访疑难案件,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宋仁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