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清,1866年生于华龙区东北庄杂技世家。儿童时代,他与孙福友经常切磋武艺。孙福友从俄国学习杂技后,与乔治清合建过一个容纳2000多人的马戏棚,一时名闻江湖。此时期,由于他相貌出众、聪明干练,口才好、善外交,与孙家班杂技皇后张素珍(吴桥人)相爱并结婚。
婚后,乔治清夫妇率乔家班回东北庄创业。他们汲取各地杂技艺术精华,将武术、气功、体操、马术、魔术、驯兽等融为一体,丰富内容,更新节目,创出东北庄乔家班特色。一时名扬京津一带,演出足迹遍全国各地。
慈禧太后听说后,诏令乔家班进宫献艺,对其演出的喷火、铡刀门等节目十分喜欢,赏赐万寿龙灯两盏、瓷壶一把。此后,乔治清又率乔家班配合清廷外交,多次赴日本、印度、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演出。在赴印度演出时,乔治清曾收当地人哈青为徒,并带回东北庄学艺3年,传为佳话。
在赴日本的一次演出时,乔家班遭遇日本人无理刁难。乔治清怒不可遏,当即上告日本官府。在法庭上,他正气凛然,据理力争,迫使对方认错道歉。此举在清朝朝野引起震动。回国后,清政府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赞誉他们是有胆识有骨气的杂技团体。从此,人们称杂技艺术为骨气艺术。
光绪年间,他率班到陈州(今淮阳)演出,因场地原因受当地权势人物刁难。双方各执己见,诉之官府,官司层层升级,后至陈州府衙,乔家班胜诉,特判庙会东部为杂技艺人跑江湖献艺专用场地,并以官府名义立“马戏牌”,以作永久标志。随着乔家班名声鹊起,濮阳一代慕名拜师学艺者很多,如清丰县的王金荣、肖金贵,濮阳县的谷玉山、崔守堂,南乐县的高云峰等。民国时期,乔家班人员扩至上百人,大棚有20多苫,可容纳观众3000多人,主要在上海大世界、楼外楼、三十层天等剧场献艺。20世纪40年代,在山西巡演期间,八路军领导想让乔家班归部队。但是,由于宗自节不同意,这件事最终没促成。日本鬼子为了不让乔家班为八路军演出,一次在山西演出时,把他们的大棚和龙灯全部烧毁。
后来,因团体规模太大,不利于巡回演出,乔治清心底无私,鼓励班中高手谷玉山、崔守堂、乔贵林等自立门户,并将权力下放给儿子乔殿臣。为弘扬杂技,置办田产,一次从山西回村时,他把独轮车车轮掏空,里边藏17根金条,路过岳村乡南田村时,遭人拦路抢劫,当时他75岁左右。随着收入增多,功成名就,年事渐高,他将乔家班易名国光文艺武术团,自己不再外出,置办土地100多亩,边管理农田,边收徒传艺,培养出儿媳王爱真、史凤英,儿子乔殿臣,孙子乔水春,孙女彩莲、水莲、金莲、枣莲、玉莲、宝连、秋莲、雪莲等众多杂技英才。他的这些孙女被同行称为杂技姐妹花。
他于1951年去世,享年85岁。东北庄人说,没有乔治清夫妇,就不会有东北庄杂技的今天。可以说,是乔治清夫妇带领濮阳近现代杂技一步步走向辉煌。这一点在濮阳杂技界已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