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里好几户人家不是贫困户,都想跟着我学养羊的技术呢!”12月18日,在杨村乡郭吉道村,脱贫户李秀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我现在充满了幸福感、成就感。”
李秀芬家是因病致贫户。丈夫闫志强常年在外打工,一个人承担着一家人的经济开支。李秀芬在家照看老人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2017年,李秀芬家再添一子,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喜事,然而小儿子出生即患有先天性疾病,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苦。当年,李秀芬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孩子有病,平时也没啥事,她精神状态也就不咋好,老是说自己家里困难了、生活条件不好了。”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彦房说。了解到李秀芬家里情况后,为帮助其提高收入,驻村工作队结合本户情况和个人意愿,积极鼓励李秀芬发展养羊项目。
“最开始想的是安排她到扶贫基地工作,不过收入非常有限。她家里恰好有两个小院子,非常适合发展养殖,再加上她的小儿子也上幼儿园了,她也有点空闲了,就想着让她通过发展养羊提高收入。”刘彦房说。
此前并没有养羊的经历,李秀芬心里有些忐忑,害怕自己养不好赔本了,驻村工作队就带着李秀芬到附近的养殖大户家里去观察、学习养羊技术。李秀芬没有买羊的资金,驻村工作队又利用金融扶贫政策,为她申请了2万元贴息贷款。
在驻村工作队跑前跑后的忙碌下,李秀芬的积极性也逐渐被调动了起来,精气神一天比一天足。今年5月份先是养了2只羊,7月份就增加到了12只。
为了真正掌握养羊技术,李秀芬开始自己主动到周边的养殖户家里“蹲点”学习,虚心向养殖户请教,认真记下关于养羊的防疫、配料等技术。周边凡是羊场的地方,都留下了李秀芬认真踏实的足印。
“咱是贫困户,更不能在家坐着,得想法脱贫。现在又有国家的帮扶政策,咱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三天一慰问、两天一走访的,人家给指点着帮咱养羊,咱自己更得认真干。”李秀芬说,“党的政策好,俺也干劲足!”
现在的李秀芬,每天的生活充实极了,早上五点多起床,为孩子做好饭,再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就开始了紧张的养羊事业,打料、喂羊、上水、打扫羊圈、再上料、上水……
“明年,我家的羊就能到二三十只了。”李秀芬高兴地说。为了鼓励劲头十足的李秀芬,驻村工作队又为她申报了自主创业项目补贴,并顺利通过了验收,李秀芬获得了1万元的自主创业补助资金。
“好多事、好多毛病都是闲出来的,所以这人必须得忙起来,忙起来心情也愉快,人这精气神也好了。”李秀芬对自己的切身经验作出了如是总结。
刘彦房惊喜地目睹着李秀芬的转变,“所有贫困户中,她的变化是最大的,现在也不咋串门了,每天不是在家准备饲料,就是到大羊场学习技术,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已经成了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典型。”
今年12月,李秀芬退出贫困行列,并被评为全村致富典型。
幸福的生活正在向李秀芬招手。大女儿今年考上大学,二女儿成绩优秀,小儿子聪明灵秀,让李秀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我还要好好挣钱,争取把俺孩子都培养成才!”
冯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