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和2019年,南乐县元村镇将曹庄村、张庄村、韩留村、刘庄村等集体土地承包权到期的13个村作为试点,以公开发包的形式,先后成功竞拍出让预留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取承包费480余万元,平均每个村集体收入比之前增长了2.85倍,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元村镇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扎实推进农村预留集体土地发包工作的公开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加了集体收入,推进了廉洁乡村建设,匡正了村风、民风,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元村镇党委、镇政府深刻理解农村预留集体土地公开发包、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将其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特别是作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来扎实推进。
工作中,元村镇突出“三到位”、把牢“三道关”,完善“三机制”、坚持“三原则”,抓好“三结合”、实现“三促进”,着眼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着意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突出“三到位”、把牢“三道关”,确保村民“四权”及治理方式的“四化”。突出“三到位”。一是宣传到位。在集体土地公开竞标之前,广泛宣传,进行了近两个月的筹备和公示工作,通过发放宣传页、进村入户宣讲、村大喇叭广播、张贴公告等方式,宣传竞标方式、竞标纪律,公开地形图,让全体村民充分了解公开竞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则程序和重要意义。二是业务培训到位。在集体土地公开发包的各个阶段,做好现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发包当天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矛盾调处到位。对竞标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分歧,严格按照竞标方案妥善解决。竞拍过程由各村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确保公开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序化。
把牢“三道关”。一是把牢调查摸底关。为顺利开展集体土地公开竞标承包工作,元村镇对各村承包权到期土地清查摸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辖区内承包权到期集体土地的面积、用途、类型、结构、使用现状等情况进行全面清查,了解群众所忧、所思,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并填写好调查摸底表,确保清查摸底工作准确。二是把牢操作程序关。每次公开竞拍时,对集体土地发包面积、发包价格和发包期限都进行严格的规范,进一步完善预留集体土地竞拍的操作程序;集体土地公开发包时,进行现场监督,竞拍过程全程录像,存档备查;竞拍承包会议结束后,由各村村委会将发包结果在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增加了透明度,保证了阳光发包。三是把牢签字确认关。提前发布土地竞拍公告,对参与竞拍的竞拍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竞拍人提前预缴1万元保证金并签字确认,确保集体土地发包工作真实有效,防止恶意竞标。
完善“三机制”、坚持“三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完善“三机制”。一是完善党组织领导机制。元村镇党委高度重视集体土地公开竞拍承包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集体土地公开发包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元村镇党委根据工作时间节点,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土地发包工作推进会、调度会,对集体土地公开发包的村,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竞标方案,并由村“两委”班子、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首先共同研究标的。三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对参与集体土地公开发包工作的人员实行问责制,并列入年终考评范畴。
坚持“三原则”。一是坚持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主导、村委会自主推进的原则。在预留集体土地公开发包过程中,所有程序经由村“三议两协商”和镇党委、镇政府把关、审核、批复后,交由村“两委”抓落实,严格土地发包审批程序,明确合同内容与土地发包工作流程。二是坚持依法依规、公平竞争的原则。各村在集体土地发包过程中,严格按照制订的竞标起始价进行发包,谁出的价高就承包给谁,避免在竞标过程中,一些霸道型的村民喊完价,老实人不敢往上喊,导致发包价格低的现象。同时,要求所有竞标人提前预缴保证金,避免恶意竞标。三是坚持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
抓好“三结合”、实现“三促进”,既相互借势借力,又互为促进、互为彰显,形成“化学反应”。一是坚持与从严治党、作风建设相结合,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元村镇党委、镇政府在集体土地发包工作中,一边整顿村级干部作风,一边开展竞标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农村土地承包中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提议下,村“两委”积极配合,严格按照“三议两协商”程序,在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上得到大家一致支持后,按照工作程序进行,不漏减任何一个环节,增强了执行力,解决了群众的疑问,化解了群众的矛盾。二是坚持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结合,促进了基层政权的稳固。通过强化宣传,在竞标过程中打击了歪风邪气,匡正了村风、民风,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得集体土地公开发包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三是坚持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促进了基层组织力的提高。公开竞标过程中,村“两委”成员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探讨,并将群众诉求反馈给镇党委,通过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使基层组织增强了为民意识,开拓了工作思路,创新了工作方式,提升了组织力,增进了凝聚力,激发了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