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1月6日,记者自工业园区获悉,去年年初以来,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不断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促使“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力实现政府外网全覆盖。按照工作要求,按时完成政务外网接入使用,基本做到了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和实体政务大厅窗口办公电脑的全覆盖,实现与河南省政务服务网无缝衔接。
着力打造政务服务平台。完善了《濮阳工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日常管理规定》,开展了文明窗口、文明之星等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先后购置了雨伞、眼镜、便民椅等便民设施,并对安全设施、指示牌等进行了升级改造,改善了群众办事环境;2019年各服务窗口共受理各类业务26221件,其中市场监管窗口受理227件、人力资源窗口受理12315件、税务窗口受理13679件,均100%办结。与此同时,加大行政服务大厅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实体大厅功能建设,饮水机、自助查询机、便民椅、填单台、饮水机等均已配备到位。
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次办妥”。积极配合市里做好高频事项目录梳理。按照与市里工作同步的要求,组织协调区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参加市里组织开展的多轮次的集中培训,并要求各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积极与市直各部门对接,完成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梳理与流程优化工作。配合市级部门在社会保障、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商事制度、公安便民、办税事项六大领域推动改革,以点带面推动改革进展。按照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四级四同”工作要求和省大数据局发布调整的最新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园区在河南政务服务平台组织、梳理、发布区级政务服务事项9项。实现乡、村两级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设立办事处账号1个、村级账号23个;梳理乡、村两级政务服务事项55项。按照省大数据局工作要求,园区结合实际共收集电子证照及签章印模5个。
全面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为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园区昌湖办先后投资50余万元成立了李信、柴村、大口寨等6个村级便民服务站,投资80余万元设立昌湖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围绕便民、利民、亲民、爱民的宗旨,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以创建群众满意的站所为目标,建立服务承诺制,实行首问责任制,推行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一条龙”“窗口式”服务工作机制,公开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以“你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为理念,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提供优质、高效、便民的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