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濮阳县医共体建设筑牢百姓健康新防线

本报讯 “得这病大半年了,可俺一直嫌在市里住院麻烦,也怕花钱多,手术一拖再拖。没承想,现在根本不用往市里跑,家门口的卫生院用微创手术就给看好了,方便又省钱,你看俺的精神头儿多好!”近日,提起前段时间在徐镇镇卫生院做的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濮阳县白堽乡白堽集村村民刘保光依然感动满满。

刘保光的感动,正是源于濮阳县目前全力推进的医共体建设带来的惠民成果。去年以来,该县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通过双向选择、政府统筹的方式,由濮阳县人民医院、濮阳市中医医院濮阳县医院(濮阳县中医医院)分别作为牵头医院,与县域内20个乡镇卫生院、6家民营医院和村卫生室组建成两大医疗健康集团,实现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形成一个覆盖全县的紧密型医疗服务共同体,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的医改红利。

高位推动开创医共体建设新局面。近年来,濮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深化医改摆在重要位置,县委书记、县长分别担任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该县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总体改革思路,把县域医疗资源优化重组“化零为整”,出台医共体建设实施意见和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先诊疗后付费、药品统一采购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为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立梁架柱、保驾护航。2019年8月,该县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9月,濮阳市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会在该县召开。

“强县域”带动医疗能力再上新台阶。在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上,濮阳县大手笔投入,先后投资12亿元,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等5家县级医院、20所乡镇卫生院、900多个村卫生室实施新建和设施提升。“强龙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县人民医院与北大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等省级“三甲医院”长期协作,引入优质诊疗技术。县中医医院由市中医医院全面托管,并与北京东直门医院合作。聘请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韩文朝为濮阳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顾问,近9个月,为患者实施四级骨科手术14台,为患者节省费用6万多元。“强基层”:2019年,县第二人民医院、徐镇镇卫生院、光明医院、仁济医院、民生医院升级为“二级医院”;县级医院选派专家下沉到卫生院开展坐诊、手术、查房、带教等,提高了乡级医院技术服务能力。目前,该县县域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整体提升,正从“强县级医院”向“强县域医院”转变。

“先诊疗、后付费”减少百姓经济压力。正值寒冬时节,子岸镇卫生院22号病房却温暖如春,94岁的患者许爱姣正在接受治疗,她因脑出血已入院6天。“幸亏医生治疗得及时,奶奶的病一天天在好转。平常像这病住院至少交1万元押金,这回俺可一点难也没做,一分钱押金不用交,6天花费4000多元,估计俺出院时只拿600多元,看病不做难了。”许爱姣的孙媳妇脸上露出笑容。(下转第二版)

2020-01-20 1 1 濮阳日报 c54840.html 1 濮阳县医共体建设筑牢百姓健康新防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