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狠心”书记管得宽
立春过后,天气渐暖,华龙区胜利办尧当村街上多了零星的人影。“天儿真好,但现在还不到出门闲逛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拼死拼活,咱可别在后方添乱,也别让我为难。”看到后,华龙区特色商业区驻该村第一书记田利伟立刻走过去劝说。2月15日下午5点,田利伟接到反映说村里停放了一辆曾载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车。他顿时如临大敌,立刻与有关部门沟通了解情况。经确认,司机系尧当村村民王某社,1月13日确曾载过患者。虽说已过一个多月,车主未出现任何症状,但其毕竟接触过确诊患者,田利伟担心村民知道后会产生恐慌心理,遂对王某社及其家人进行了隔离,及时向办事处主要领导、包村干部汇报,并紧急联系疾控部门对王某社进行了体检。
“你别嫌我管得宽,也不是我小题大做、不通人情,而是一旦出事、人命关天,咱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再说,体检一下也是为你自己和家人好。”面对王某社的质疑和不满,田利伟软中带硬,一再要求其配合隔离及体检。经体检,王某社身体没有问题,田利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不仅是田利伟,疫情防控让平时颇好说话“有求必应”的第一书记们,纷纷变成不顾情面的“直肠男”。这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清丰县支公司驻该县双庙乡杨兰村第一书记石东升每天都会上街转转,逢人就讲、遇人就劝,不守规矩的村民准能被他说得心服口服。
2月11日上午10点,石东升接到家里的电话,随即泣不成声,原来从小呵护他的祖母去世了。回到家,家里长辈商量着想让老人走得体面点,“虽说疫情严重,但老人操劳了一辈子,不能这么悄没声息地走!”“是啊,要真那样办,以后咱的脸往哪儿搁?”
一边是风光大葬的朴实心愿,一边是人命关天的汹汹疫情,怎么办?石东升作了难!几经思忖,他打定主意,宁愿亏祖母一番情,宁愿挨长辈一顿吵,宁愿落一个不孝名,也要向长辈们陈明己见:“让奶奶安安静静地走吧,她不会在意这个!万一风光大葬引发传染,后悔都来不及!”在他明情见理的坚持下,老人当天下葬。
4小时后,石东升毅然抹掉泪珠,从家里返回杨兰村防疫战场。
操心书记忙生产
从屋漏偏逢连阴雨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这句话来形容王巧真一个月来的心情转变,很是贴切。
王巧真曾是濮阳县王称堌镇后项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有病不能干重活,家中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和正上大学的儿子。2018年,在乡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王巧真靠养猪养羊实现了脱贫。如今,王巧真家饲养着30只羊、5头母猪和60头小猪。
可是,疫情袭来,到处都关门歇业、严防死守,王巧真根本没地儿买饲料和药品。没几天,因不能及时喂药,家里死了1头母猪、1只大羊和2只小羊。王巧真心痛万分,更焦急万分:年前刚出生的30只小猪崽急需打预防针,如果再出问题,天真要塌了。
2月6日晚,一筹莫展的王巧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电话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帮扶干部张保军求助。“虽说工作调整,我不再是后项城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了,但我还是你的帮扶责任人。别着急,让我想想办法。”挂断电话,不是“书记”的张保军继续干起了“书记”活,一个电话、两个电话……几经周折,他从一个经营饲料兽药的朋友处搞到了仅存的几袋饲料和部分急需药品。随后,张保军火急火燎地开车取货、送货。有了药品,王巧真及时对饲养场地进行消毒,对猪、羊进行防疫,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于疫情下升腾出希望的不止王巧真。连日来,在台前县清水河乡潘集村,村民戴着口罩,犁地、浇水、种树、培土,一派繁忙景象。“防疫不误抓生产,这是俺赵书记说的。这不,现在小麦需要浇水,他早就跟上边协调好,把黄河水引了进来。浇完地再施肥,来年一定大丰收。”村民苑仁荣高兴地说。
为确保生产不误农时、防疫不误春耕,市委组织部驻该村第一书记赵敬涛杜绝群众随意聚集和出门,自掏腰包购买500袋蔬菜种子,分批有序指导和发动群众开上农机、载上农具、带上农药、备上农肥,铆足了劲奔向自家田地,把一个多月来攒下的力气尽数挥洒到自家地上。
“决不让疫情影响脱贫攻坚!现在,潘集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持续推进庭院经济和农业生产,村扶贫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两线作战,哪个都要赢!”赵敬涛斩钉截铁、信念如山。
…………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看龙都大地,全市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正在习习春风的吹拂下,以黄土为笺,以丹心为墨,全力绘就一幅携手齐战“疫”、同心步小康的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