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阶段,濮城镇党委、镇政府与企业一起扛,一起干,一起战“疫”攻坚、助力发展。
“我们采取多项措施助推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购买难题,解决复工复产困难,保证了一条条生产线、一个个工厂车间和项目工地早开工、早见效,展现出全镇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濮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学礼表示。
连日来,濮城镇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
抓复工, 企业车间生产忙
2019年,濮城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14.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3.3亿元的59.3%。其中,丰利石化2019年生产总值达91.66亿元,上缴利税1.82亿元。可以说,濮城镇工业经济的运行牵动着全县乃至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导致交通阻断、村庄封堵、用工紧张,濮城镇不少工业企业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为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疫情防控态势向好的形势下,濮城镇凭着先行一步的勇气和担当,全面吹响了企业复工复产冲锋号:对全镇每一家申请复工的企业提供精准式、保姆式服务;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出入管控、健康排查、疫情防控物资准备、防疫消杀、错峰就餐等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开展就近招工宣传;为企业进料发货上下高速公路进行协调;帮助企业落实职工社保费用缓缴等优惠政策……一家家企业相继重启生产,并迅速按下了“快进键”。
濮阳市鲁蒙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药用玻璃包装材料生产的企业,其生产的血必净注射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等药品包装材料,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作用。春节期间,部分药厂向该公司发来供货函。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该公司决定申请复工,为战“疫”前线提供“弹药”。2月9日,该公司正式复工,成为全镇第一家复工的企业;2月12日,该公司复工后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发往济南;2月16日,该公司复工一周,完成订单金额达200万元。目前,该公司员工复工率达90%,已开工35条生产线,每日生产各类产品500万余支,占全部产能的90%。
濮阳市晟鑫润滑油脂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钙基润滑油脂、高温润滑油脂、柴油润滑油脂、汽油润滑油脂等产品。2月20日,该公司复工。目前,该公司员工复工率达50%,每日生产各类产品60吨。为加强疫情防控,该公司采取全员全封闭生产作息模式,所有员工上班、就餐、休息均在厂区内,一律不准外出。
濮阳科茂威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橡胶促进剂、防老剂、活性剂、填充剂等粉状及粒状无粉尘环保型产品。2月19日,该公司复工。目前,该公司员工复工率达90%,每天生产各类产品7吨,主要销往美国、巴西、越南等国家。受疫情影响,该公司今年1至2月份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8%。目前,该公司正满负荷加班加点生产。
濮阳市新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药用西林瓶及安瓿瓶,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韩国、印度、伊朗等国家。春节期间,该公司一直坚持生产。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出口业务曾一度受挫。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帮助下,2月13日,该公司第一批出口印度的产品正式出厂。目前,该公司已向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产品160余吨。
濮阳市中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石脑油/苯加氢项目为范县重点企业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5亿元,上缴利税2.2亿元。2月18日,该项目获准复工。由于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面对疫情,该公司积极筹备疫情防控物资并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目前,该项目雨污管网开始开挖,中控室内部开始施工,主装置区的三层花纹板、栏杆开始焊接安装。
在濮阳市汇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身穿工作服、戴着口罩,正全力投入生产,每天可加工产品20吨。自2月19日复工以来,该公司狠抓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接触,保证关键岗位人员出勤,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确保供货稳定。在职工餐厅内,“高考式”一人一桌的就餐模式非常显眼,这是该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间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项举措。
“请问咱们公司在哪里?每天上班多长时间?收入是按照计件来算吗?”2月27日,在濮城镇2020年春季村企用工对接会上,一名求职者向濮阳市新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接待人员进行咨询。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民生。为引导群众就近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濮城镇在对辖区企业复工复产用工和群众就业需求进行精准摸排的基础上,精心组织了濮城镇2020年春季村企用工对接会。此次对接会吸引了20余家企业和240余名群众参加,群众现场填写求职意向177人次。
截至目前,濮城镇已有36家企业正常生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中汇新能源项目、背压机组项目已实现复工,正在推进建设。
抓产业,脱贫攻坚大决战
2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省政府研究批准,计划于2019年退出的范县等14个贫困县正式脱贫摘帽。数年鏖战,濮城镇脱贫攻坚终见实效,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但是,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何保住脱贫战果,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是脱贫摘帽之后要啃下的另一根硬骨头。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确保脱贫攻坚成效不减,脱贫户持续增收致富,为今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夯实基础,濮城镇决心紧紧抓住扶贫产业项目不放松。
受疫情影响,春节过后,濮城镇4家扶贫车间因原材料进不到等原因一直处于停工状态。为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2月20日以来,濮城镇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扶贫车间招聘信息,协助做好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健康证明开具等工作。同时,认真指导各扶贫车间制订疫情防控实施方案,为车间配置喷壶、消毒液、酒精、口罩、测温仪等防护用品。2月22日,濮城镇葛楼村扶贫车间率先实现复工,葛楼村贫困户刘静静等20余名工人上岗;2月24日,濮城镇王路庄村扶贫车间开始复工,王路庄村脱贫户路青利等10余名工人正式返岗。目前,濮城镇后毕庄村等2家扶贫车间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复工。
2月20日下午,一辆货车停靠在濮城镇董桑庄村双孢菇基地,已等候多时的菇农把一箱箱新鲜优质的双孢菇装上车。该基地是濮城镇2018年发展的扶贫产业项目。今年春节前一周,该基地进入新的一茬采摘季,当时产销两旺,每公斤双孢菇可卖到11元。但随着疫情防控升级,菇农发现由于运输问题,双孢菇销售出现了困难。为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不受疫情影响,濮城镇积极协调,为该基地办理了绿色通行证,保证了董桑庄村及周边双孢菇基地的双孢菇能够及时销售出去。截至目前,濮城镇董桑庄村、吴庄村、前毕庄村、五零村等双孢菇基地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累计销售双孢菇10万余公斤,销售额80万余元。同时,濮城镇南关村、于楼村、葛楼村等40余个食用菌大棚内的鸡腿菇即将出菇上市。
2月22日下午,笔者在范县花海乐园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罗庄村)的蔬菜大棚内,看到茄子、辣椒等长势喜人。据濮城镇罗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东国介绍,该基地工人采摘蔬菜时都要佩戴口罩,每天进行消毒和测量体温,在确保做好工人防护的同时,保障市场蔬菜供应,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该基地现有13个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的蔬菜温室大棚已进入上市期,日均产量500余公斤,主要供应附近超市。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面对这场疫情“大考”,濮城镇正争分夺秒地开展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场战斗,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王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