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岁到38岁,从一名基层客服到主管,再到小区物业服务站站长;从刚开始的默默无闻,到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项目经理”;从服务一个630余户居民的住宅小区,到如今管理一个6200余户居民的大型小区,刘彦霞用了13个年头。
作为河南省信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物业站站长,刘彦霞走到哪儿,都是业主口中的“好管家”。2015年大年初一,水景湾小区18号楼东侧的供水管线突然破裂。因为是春节期间,施工单位已放假,根本找不到维修队伍,怎么办?时任该小区物业站站长的刘彦霞闻讯穿上皮靴,带着维修师傅就开始挖泥、找漏水点。寒冷的冬天,绿化带的土已经冻实,挖起来特别困难,不时有泥土、冰块溅到她的脸上、身上,凛冽的寒风把她的脸刮得通红,但她仍不停地寻找,2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漏水点。她立即安排维修师傅拿方案、买配件,并再次与业主沟通,就春节停水带来的不便向业主致歉。抢修成功、将水送上,已是当天下午。18号楼的206户业主感动得从家中端出热气腾腾的饺子对她说:“刘站长,您真是我们暖心的‘好管家’。”那一刻,她流泪了。从事物业服务工作以来,她已经5个春节没有和家人一起团聚了……
被调到2万余人的玉兰花园社区后,刘彦霞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带领客服组开展调查摸底,把小区分成A、B、C三类,根据不同类别制订相应措施。对业主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积极协调,限期向业主反馈进度。2019年3月,一名长期欠缴物业费的商户要搬家,被前台人员发现并告知其需要结清所欠费用,结果商户不但不缴费,还殴打工作人员。刘彦霞闻讯赶到,反复向这名商户讲道理。在她的耐心说服下,该商户不但结清了所欠费用,还向被打的工作人员道了歉。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刘彦霞连续50余天,每天7时前赶到小区,与物业员工一起手提喇叭向业主宣讲疫情防控形势及出入要求,不厌其烦地为业主答疑解惑,嗓子喊哑了吃片药继续喊。因为门岗把控压力大,她还每天站在门口带班执勤,小腿浮肿了、人冻感冒了,但她依然坚持不离开现场半步,饿了就吃几口方便面,每天坚守到22时才回家。同事心疼她,她总是说:“我是站长,是员工的精神支柱,我如果只想着休息,员工会认为站长是害怕了,不敢来上班了。我必须冲在最前面,带好头才行。”家人担心地劝她:“你不要命了?”她说:“我不是不要命,我是在保大家的命。”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买菜难成了社区居民的一大难题。刘彦霞多方联系菜农,维持卖菜秩序,使居民及时吃上新鲜的蔬菜。她还带头给居家隔离的业主送菜和米面油盐。她的举动感动了同事,打消了员工心中的顾虑。
本报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李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