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的意义是什么
春季养阳是中医因时制宜重要养生原则之一。春季养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文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春夏两季,天气逐渐变暖变热,春主生,夏主长,春天万物复苏,也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春季养生,重在调养,顾护升发之阳,注重一个“生”字。春天,大自然欣欣向荣,天人相应,人们应顺时养生,顾护保养体内阳气,使之保持充盈,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的良好状态。
人体阳气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阳气是肌体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具有温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防御外邪侵犯等作用。《黄帝内经》讲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就是强调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阳气饱满,人体才能精力旺盛而不患病,否则就会生病甚至减少生命。
如何做到春夏养阳
《黄帝内经》讲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布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就是说在春日里要早睡早起,正所谓“天睡我睡,天醒我醒”,饮食要有节制,不要吃生冷伤阳之物,还要适当运动,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都很好,活动可使气血流畅。
中医推荐,可自配开心茶冲泡,取玫瑰花、佛手、陈皮适量开水泡服,此茶有疏肝解郁、助阳气生发的特点。
闫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