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范县方阵

项目攻坚春意浓 百花齐放竞争艳

今年以来,范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国土绿化、项目建设等当前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范县做到了反应快、举措实、合力强,实现了“零确诊”“零疑似”。

在复工复产工作方面。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从防控为主转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范县坚持一手牵两头,全力抓好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截至目前,全县工业企业已复工17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85家,复工率达97%;农业、商贸服务业、建筑行业、金融业已全面复工。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抓住营商环境这个关键,为全县56家重点企业派驻首席服务员,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一个“实”字惠企业,严格落实省、市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0条政策措施,协调组织可利威化工、盛源集团等企业申报融资需求10.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5亿元;大力支持隆港羽绒生产线改造,生产口罩、防护服等重点医疗物资,减免企业所得税7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962户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820万元;实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活动”,提供岗位1.3万个,2004名求职者实现就业。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预计减免金额2700万元。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在脱贫攻坚工作方面。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范县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求,咬定目标不放松,聚焦重点抓关键,坚决攻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

一是集中攻克最后堡垒。采取县级干部包村、公职人员包户、一对一帮扶,对贫困人口超过400人的3个乡镇和贫困发生率超过1.5%的40个村实行挂牌督战,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全面落实“四个不摘”“五个不减”要求,组织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等,对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户、边缘户逐户核查,严格实行一户一策,全面落实“一保两防”。

二是巩固提升扶贫产业。把今年确定为扶贫产业发展巩固提升年,按照“因地制宜、巩固优势、壮大规模、培育龙头、拉长链条”的原则,继续实行定期例会、观摩评比等有效机制,推动食用菌、温棚瓜菜、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五大产业”提档升级。

三是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对贫困群众就业需求逐户摸底排查,确保就近就业、应就业尽就业。持续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统筹利用光伏收益等各类资金,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将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范县先后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直重点经济部门,乡镇等多个层次座谈会、谋划会,把今年要干的事全部谋划成项目来实施。经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确定了110个重点项目。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285亿元,年度投资103亿元。对这些项目,坚持县级领导分包、台账式管理、工作组推进等有效机制,实行周调度、现场办公等推进措施,保证了水系连通、丹江水进城乡、彭楼灌区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截至3月底,3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5%。

统筹抓好各项重点工作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经过多轮筛选、竞争性答辩,成功争取省级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按照“一线一域一面”的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四水同治”,打造黄河流域示范性生态水网,通过水系连通,对柳溪小镇与城区范水综合提升工程进行连接,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水美范县、生态范县。

在工业发展方面。按照“拉长链条、紧盯高端、抱团发展、全面融入”的思路,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抓转型、强招商、促集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围绕新型化工基地,谋划实施重点项目30个,概算投资1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亿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全力抓好市定任务的同时,主动加压,积极谋划基础设施项目7个,概算投资6亿元。开工建设纵二路等道路及濮州路等雨水管网工程,加快推进高寺、罗庄、路庄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谋划建设公用工程项目2个,概算投资18.5亿元。加快推进濮润背压机组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王楼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濮阳中航通达物流园,为企业发展提供电力、物流保障。

在产业项目建设方面。持续实施龙头带动,突出延链、补链,谋划实施产业项目21个,概算投资143亿元。完成总投资40亿元的丙烷脱氢项目一期建设,项目投产后,将实现首套丙烷脱氢完整技术国产化,打破国外技术对中国的垄断,实现产值60亿元,利税12亿元。完成可利威化工消毒剂项目建设,这个项目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生产装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加快丰利石化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做好项目服务,争取尽快实施。同时,大力清理“僵尸企业”,积极实施“腾笼换鸟”,盘活闲置资源,为航天化工、宏大圣导等优质项目入驻提供空间。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黄立 通讯员 季玮 李红忠 文/图

2020-04-13 1 1 濮阳日报 c58040.html 1 项目攻坚春意浓 百花齐放竞争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