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台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台前县着力促转型、补短板、夯基础、创优势,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和影响,台前县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心工作和头等大事,以一严到底的态度、一控到底的决心,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多路并进促脱贫 转型升级助发展
2019年,是台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台前县着力促转型、补短板、夯基础、创优势,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一年,该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终于甩掉戴了34年的贫困县帽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县坚持“转扶搬保救、光电教金险”多路并进,其中一项就是光伏扶贫,这是台前县持续稳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重头戏。在这项工作中,该县坚持“点上开花、面上覆盖”,“点上开花”即建设华电100兆瓦、协鑫20兆瓦、大亚20兆瓦3处集中式光伏电站,总容量140兆瓦,帮扶贫困户5600户;“面上覆盖”即推动光伏电站向村一级覆盖,建设村级电站169处,总容量35.61兆瓦,帮扶贫困户5836户。目前,覆盖的11436户贫困户已累计收益2861.4万元。
这一年,该县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矢志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柳桥集团、新塘羽绒、新希望六和、银基集团等深度合作,一批体量大、质量高、支撑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提速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动能。
这一年,该县致力破解发展瓶颈,范台梁高速通车让台前迈入“高速”时代,日照港台前石化能源物流园揭牌,台前无水港让河南再添“一带一路”出海新通道。
这一年,该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科学治污、源头治污,构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和生态景观,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宜居环境。依托国家战略储备林项目建设的西凤森林公园,占地2678亩,将成为一项以国储林功能为主,兼具满足群众休闲、观光、健身等需求的综合性民生工程。目前,该项目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引黄调蓄生态工程项目是该县生态水系工程的关键一环,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3750亩,建设内容包括引黄灌溉调蓄工程和驳岸200米宽景观带建设。
这一年,该县倾力办好民生实事,就业、就学、就医、供暖、供气、公共交通等服务更加便捷,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更有质感、更有温度。总投资5亿元的医养结合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将实现医疗、康复、养老一体化,对于提高区域性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防疫复工两不误 统筹谋划抓建设
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和影响,台前县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以一严到底的态度、一控到底的决心,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县内企业复产、重点项目复工。截至目前,全县复工企业34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89家,复工率95.7%。2020年,台前县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8个,概算总投资264.22亿元,本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7.33亿元。截至目前,已到开工时间节点的5个省重点项目、17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复工,完成投资29.2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1.3%。
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该县按照“速度、质量、安全、环保、廉洁、公开”12字方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建成、早见效、早受益。一是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制度,二是严格落实周调度会制度,三是认真落实首席服务员机制,四是加快推进手续办理,五是细化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台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下一步,台前县将以此次观摩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和省、市决策部署,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机遇,重点抓好绘好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打好脱贫产业发展牌、紧盯产业转型升级、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短板、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等重点工作,加快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王为峰/文
本报记者 黄立 通讯员 杜来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