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振涛 文/图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清丰实现稳步崛起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清丰大地上有太多时刻值得铭记,太多成就值得喝彩。
这一年,该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担当有为,解放思想、勇于创造,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清丰稳步崛起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这一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5.8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
这一年,该县涌现出一批实干干实、顽强拼搏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展现出新时代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县产业集聚区坚持企业的事是天大的事,全力以赴促项目、查安全、抓环保,获评河南省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县人社局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激发“草根”创业创新热情,一举创成全省返乡创业先进县;县住建局全力推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使此项工作始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县司法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人民调解“清丰模式”,被司法部树为全国样板;县食用菌办力推“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不断为清丰食用菌亮丽名片增光添彩;县水利局一举让全县72万人全部用上丹江水,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丹江水全覆盖的县。
…………
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凝眸回望,这份厚重亮眼的成绩单一笔一画重重地落在了该县党员干部向着使命集结的初心里,落在了各项事业攀升出的数据曲线里,落在了百姓共享平安和谐幸福的笑脸上,也落在不负韶华奔征程的铿锵步履中。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强劲有力
在动能转换难度越来越大、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的形势下,该县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一年来,投资3.6亿元完成市定技改项目12项,新上自动化生产线23条,实施绿色智能化改造1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龙头企业4家,三大改造效果显著。成功举办中国极限运动大会、中国·清丰食用菌行业大会暨全国食用菌烹饪大赛、第二届中国·清丰实木家具博览会、第二届全国甘薯行业产销对接大会等全国性展会,签订协议投资总额28亿元,会展经济再迈新台阶。跻身全省首届农产品电商十强县,建成投用一批商业综合体、电商物流园、物流配送中心、乡村电商服务中心。
项目建设攻坚克难 成效显著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素瓶颈制约仍然突出的情况下,该县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扎扎实实抓项目、凝心聚力谋发展,3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占年计划的125.6%。继续实施“京津冀+”行动计划,新签中部置业家居商业配套等亿元以上项目32个,新开工21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8.2亿元。争取上级投资项目11个,到位资金2.03亿元。向产业集聚区派驻企业首席服务员135名,累计解决企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400余个,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建设品质提升 更加宜居
在从严控制政府投资、融资困难的环境下,该县再接再厉,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千年古顿丘、魅力新清丰”建设,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58个,完成投资37.3亿元,被评为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先进县。同时,该县尚合健身游泳中心、三棵树美术馆建成启用,体育馆、游泳馆、中华孝道文化园、西井街片区等一批重点工程即将竣工。孙庄棚户区安置房分配入住,森林公园、世外桃源等10个商住小区竣工。马颊河滨河公园投用,完成开州路、人和大道、清丰大道改造提升工作,新增城区绿地15万平方米。
乡村振兴稳步实施 亮点纷呈
面对乡村振兴点多、线长、面广等困难,该县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稳扎稳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全县食用菌种植突破1500万平方米,推广优质红薯种植7万亩,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20个,成功创建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现代农业园创建现场交流北片区会在该县召开。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粮食总产增长7.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发放“两权”抵押贷款5463万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村庄20个,新建省级“四美乡村”9个、市级20个。修建农村公路230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 走在前列
在三大攻坚战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期,该县坚持底线思维、盯死抓牢、持续发力,打好了这场事关发展、稳定民生的硬仗。全县投入财政资金1.04亿元,竣工基础设施等项目95个。突出发展食用菌、红薯两大产业,带动2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剩余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该县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散”治理和秋冬防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实施调水引流、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等工程,马颊河出境断面达到IV类水标准。造林、廊道绿化分别完成市定任务147%、155%,林业生态建设全市第一。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民本民生力度加大 持续改善
在财政压力加大、从严控制各项支出的条件下,该县一以贯之聚焦民生改善,“两癌”免费筛查和新生儿“两病”筛查超额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就医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投资7亿多元,实施城乡学校建设项目35个,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公交增至70辆、线路6条;新增供暖能力76.8万平方米,新增天然气用户2.2万余户,燃气普及率超过95%,“双替代”任务超额完成。在全省率先实现丹江水城乡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投用,初步实现全域、全科网格化管理。引进全国著名调解室负责人蔡娟,成立“娟子工作室”,全省调解工作现场会在该县召开。
疫情大考勠力同心 持续向好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输入性病例数量较多的情势下,该县上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联防联控,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安排财政资金1709万元,其中用于购置救治防护物资1475万元。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五大战区,做到了人员、物资、应急预案、防控措施“四到位”。对县城全部社区、网格、行政村实施物理隔离、地毯式排查,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规范发热病人就诊分类管理,组建医疗救治团队,设立定点医院和隔离病区等,构建起完善的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目前,该县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疑似病例全部排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尾之年,也是清丰县实现稳步崛起至关重要的一年。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确保全县广大群众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在高质量发展中开创新局面、绽放新精彩。”面对未来,该县县委书记冯向军激情满怀、话语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