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市两会特别报道·审计篇

赤诚浇铸审计路 同心共谱奋进歌

——2019年市审计局以高质量审计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雷永善 武灿锋 程善涛 文/图

2019年,对全市审计工作来说,是一次革新,也是一段跨越,更是一场蜕变。

一年来,全市共完成审计项目232个,查出各类违规资金6.08亿元、损失浪费资金0.65亿元,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2.94亿元,核减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额8.27亿元;

一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74件,移送处理人员197人;

一年来,市审计局被表彰为全市综合考评一等奖,被市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奖励,并被省审计厅表彰为全省审计机关综合考评第一名;

一年来,市审计局组织实施的范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项目获得全省优秀审计项目特等奖;

…………

一组组数据,一次次突破,一项项荣誉,展示了市审计局主动作为、砥砺奋进的丰硕成果,诠释了濮阳审计人尽责担当、依法履职的赤诚初心,彰显了审计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提高站位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政治高度决定审计深度。去年年初,市委成立审计委员会,市审计局履行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市委审计委员会分别于2019年3月29日、8月22日、12月20日和今年3月5日召开四次会议,研究重大审计事项,安排部署审计工作,发挥了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重要作用。市委书记宋殿宇、市长杨青玖亲自部署审计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市委对审计工作领导全面加强。

同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18次专题研究审计事项,市委书记办公会议、市长办公会议5次研究审计工作,宋殿宇、杨青玖等领导同志先后50余次对审计工作作出批示,推动了全市审计工作创新发展。

2019年12月30日,杨青玖专门作出批示:市审计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审计成效很大,发现的问题也很严重。审计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干扰,经受了威胁,应给市审计局记功。

今年3月5日,宋殿宇在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4次会议上充分肯定2019年审计工作成效:全市审计机关依法忠诚履职尽责,高质高效推进工作,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月11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玲在听取汇报后给予审计工作充分肯定:审计机关依法履职、勇于担当,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面对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望,市审计局全体人员既备受鼓舞和鞭策,更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为此,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顺恩响亮提出“党建引领、政治挂帅,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工作思路,推动审计业务、机关党建“融合抓、双提升”。这为全市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

围绕中心 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一年来,濮阳审计人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全力确保市委工作推进到哪里、审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确保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全力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跟踪审计。重点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精准脱贫、“放管服”改革、大气染污防治、减税降费、科技创新、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等审计项目,集中反映了重大政策落实中的“梗阻”问题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推动了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其中,市本级减税降费政策审计为企业减负500余万元,濮阳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促进555套长期闲置保障房分配到户,范县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收回闲置资金2449万元,台前县国有企业运营审计查出违规金额近1.29亿元,华龙区扶贫和“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审计推动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制度》。

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市、县联动审计。发现少计少缴税费344万元、资金滞留闲置15538万元、违规出借财政资金2723万元等问题,并从财政预算安排的合理性、财政资金分配的公正性、财政资金使用的公益性、财政转移支付的科学性等方面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市本级促使海绵城市建设闲置资金6359万元投入使用,积极推动了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市核减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额8.27亿元,其中,市审计局对市第一高级中学等4个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就核减工程结算资金5.42亿元,揭露反映项目超概算、招投标不规范等问题,为财政节约了大量资金,规范了政府投资行为。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85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任中审计38人,离任审计47人。查出违规金额15251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355万元,其中,领导干部负直接责任问题金额4226万元,较好地规范了权力运行。

聚焦改革 审计质效实现新突破

一年来,市审计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积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制度建设成果丰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濮阳市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实施办法》《濮阳市市级大型活动专项资金审计监督办法》《濮阳市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审计工作推进更加有据可依,更加有章可循。目前,全市审计制度机制建设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

审计队伍不断壮大。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后增加了行政编制9名,增设科室9个,新增科级实职14个;调整了58名干部,提拔重用33名科级干部和3名县级干部,提振了审计队伍精神;从审计系统遴选13名公务员,从全市选调18名全供事业人员,及时补充了急需专业的审计人员,为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

建设性作用有效发挥。市本级2019年完成审计署交办审计整改32项,省审计厅交办的审计整改50项,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整改115项,审计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审计整改工作,认为今年的审计整改报告特点突出、亮点纷呈:形式新颖,既有市政府的主题整改报告,又有财政、环保等8个部门的专题整改报告;既有当面报告,又有书面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预算执行、减税降费等10个方面的审计整改情况;措施得力,市委、市政府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既有台账管理、责任追究、跟踪督导等措施,审计发现的问题基本整改到位,又有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建设。根据审计建议,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市直公务租车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市直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强化担当 做好疫情防控审计监督

新春伊始,疫情肆虐。市审计局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审计监督领导小组,组织全市50余名审计人员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即时启动疫情防控政策资金跟踪审计,全力以赴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该小组成立以来,紧盯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紧盯款物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紧盯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支持政策落实,逐笔逐项逐个梳理疫情防控款物、政策、项目,全方位加强审计监督,有效促进政策措施落实和捐赠款物及财政专项资金及时下拨。

通过审计,该小组促进及时拨付财政专项资金25万元、捐赠资金669万元、捐赠物资16万件(箱/套/台),有力促进了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的高效使用。

东风浩荡,号角激越。“下一步,全市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到中央、省、市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全力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为濮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潘顺恩言语铿锵地说。

2020-05-12 ——2019年市审计局以高质量审计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59708.html 1 赤诚浇铸审计路 同心共谱奋进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