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名教师。毕业后,她终在2017年9月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她,有幸被分配到范县高码头镇第一小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工作以来,她扎根乡村,用爱心滋润每一名学生;她,一腔年轻激情的热血,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 ,只为桃李竞相开”。她,就是2014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毕业的闫冉冉。
她用爱呵护幼小的心灵
高码头镇第一小学是一所“留守儿童之家”。这里的孩子,父母大多数外出打工,只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这所学校是一所寄宿学校,老师与孩子们同吃同住。闫冉冉真真切切喜欢这个充满爱的地方。她在业务上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刻苦钻研,提高能力;在生活中,更是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大姐姐”。
闫冉冉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因而她更懂得爱,懂得怎么更好地走进孩子们内心的世界。课余时间,她喜欢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她会自掏腰包,为那些贫困的孩子买生活学习用品。有一次,她的学生江玉珠在校生病了,闫冉冉在寒冷的冬夜带孩子去看病,孩子年迈的奶奶见到她,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哽咽着说:“您真是好老师,谢谢您!”这一刻,她应该是最幸福的老师!
她恪尽职守 线上教学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牵动亿万人民的心。隔离的是病毒,阻挡不住的是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无法冲锋陷阵,唯有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做好学校安排的每一项工作,架起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停歇”的号召。
记得第一天开展线上学习活动时,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下载学习软件,闫冉冉提前把每一个软件都亲自琢磨,这样她才能更详细地解答家长们的疑惑。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孩子给她出了难题:李同学家中无智能手机、无电视,好在隔壁就是同学家,可以去“蹭课”。所以,闫冉冉每天打电话回访,问孩子是否有学习的困难。陈同学不在微信群,所预留的电话已关机,她经过多方打听,才得以联系上该同学,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在网上听课学习。忙完所有的事情,她的眼睛是疲劳的,心却是温暖的。
陪同孩子线上学习
每天清晨6时30分,闫冉冉都会准时叫孩子们起床晨读,并在微信群里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晨读情况。每天8时,她都会准备好教材,坐在电脑前,陪同孩子一起听“名校课堂”的直播课,并在微信群里给孩子们分享笔记,强调每节课需要注意的重难点,并耐心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
听完每一节课,闫冉冉都会总结反思,并通过学校的学科教研群进行一番商讨后,再为孩子们布置适量、有意义的作业,每晚在微信群表扬作业完成优秀的、进步的学生,对于没完成作业的,询问原因,保证下次认真完成作业。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她始终植根于乡村教学,坚守人民教师本色,用爱演奏教育教学的生涯,用爱演绎青年教师的风采!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