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这既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需要,也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的必由之路。
一、坚持学字为先,下好学深悟透先手棋。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只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才能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及时跟进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坚持第一时间、第一议题、第一精力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2019年先后组织学习23次。丰富形式学。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丰富学习方式方法,灵活运用聚焦主题开展自学、集中研讨交流互学、以会代训深学领学、深入学校党校讲学、沉到基层宣讲促学五种方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联系实际学。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紧紧围绕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等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范县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
二、坚持思而笃信,做好融会贯通大文章。思是学用结合的关键环节,决定事业成败。范县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地位,把这一思想贯彻到县域发展各领域,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做到融会贯通。助推三大攻坚战。经过重重考验,范县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错退率、漏评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2019年度脱贫攻坚综合考核全市第一。污染防治成效明显,PM10、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居全市第一。重大风险有效化解,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全省排名第55位,平安建设全市第一。助力高质量发展。盛通聚源聚碳酸酯竣工投产,丰利石化跻身中国石油化工企业500强,盛源科技即将在香港主板上市,工业经济考核全市第二。县永泰客运站投用,滩区迁建县城安置区达到入住条件,“水美范县”“拆墙透绿”全力推进。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牧原养殖、佑林葡萄、家合农业等企业日益壮大,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范莘公路全线贯通,思源中学二期等项目竣工,县内21家定点医院全部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立性质,且全部实现远程医疗服务互联互通,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加强党的建设。主题教育特点鲜明、扎实紧凑,达到预期。村居巡察让监督执纪、正风肃纪更加精准有力。创新推广视频会议系统,基层减负取得扎实成效。
三、坚持用以促行,书写勇立潮头新答卷。用和行是目的、是落脚点。范县紧抓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奋力书写勇立潮头的新时代答卷。再谋出彩画卷。坚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引进年产220万吨DCC-S及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项目、65万吨丙烯等延链补链项目,全链条式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先巩固再提升,持续壮大食用菌、温棚瓜菜、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特色种植五大产业,加快省级稻米产业园建设。借力中部地区崛起等发展机遇,着眼“东进西接联周边”,推动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打造幸福黄河。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着力谋划背河洼地种养产业带、淤背区林业产业带、滩区特色种植产业带、旱作区菌菜产业带四条绿色产业带。按照“一线一面一域”的总体规划,开展3个水系片区提升,打造“水美范县”。持续打造“五彩黄河”品牌,着力构建黄河生态旅游观光带、红色文化教育区、姓氏文化区等“一带六区”旅游格局。深化战略合作。学习义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按照“党建共建、扶贫协作、产业互补、共享共赢”的思路,加快与义乌方面的衔接,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单加工,开工建设范县义乌扶贫产业园,促进更多项目、资金、人才向范县流动,同步推进两地企业、产业、市场深度对接融合。
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巅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只有真学真信、深学深悟、实学实用,方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方能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范县绚丽篇章。
(作者为市政协副主席、范县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