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证我们战胜新冠肺炎

□ 韩浩天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时间紧迫、疫情重大的情况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本土新增确诊逐渐清零,并实时转入了防控与复工复产并进的新时段。回顾整个抗疫过程,体会如下: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前提。党中央非常重视此次疫情的防治,多次派出专家组和调查员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孙春兰同志任组长在1月27日,即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抵达湖北,就近指挥、领导抗疫救灾工作,促使救灾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全面加强一线疫情防控。基层党员干部也积极组织、参与抗疫救灾,党员上前线,听从党的集中统一指挥,服务人民,在社区,在街道竭力帮助居民解决购买生活物资、防疫物资的难题。在抗疫初期也暴露了个别问题,如对疫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部分党员干部认识不足、左躲右闪、行动迟缓、责任心不强,导致一些工作延误了“战机”,党组织很快总结工作,加强领导,纠正错误,团结基层干部,重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减少乃至消除党员干部的低效麻木和不敢担责,发挥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其力量之大,速度之快,时间之短,在西方国家是做不到的。

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基础。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面对疫情,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凝聚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在社区、村落有千千万万的基层群众执勤、防疫。同时,许多企业员工积极复岗生产疫区一线需要的物资,一车车物资都满载着全国人民对疫区群众的关切与爱护。人民群众是抗击疫情的最广泛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优势。

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制度,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全国上下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场抗疫的人民战争,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这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更是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所在。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各界响应号召,疫区需要什么,全国就生产什么、调动什么。2月29日,中国石油下属4家企业新建的6条医用口罩生产线全部建成,开始满负荷加工生产,形成每天60万个的生产能力。紧接着,中国石油加快口罩生产专用核心材料熔喷料研发,加紧布局熔喷布建设新产能,加速扩建口罩生产线,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是全国一个样,而是要做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下好精准棋。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明确要求各地要制订差异化的县域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措施,同时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依法防控,落实“四早”“四集中”,做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也要避免出现地方保护主义的苗头,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条件。直面疫情,公立医院起到了决定性、关键性作用。自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公立医院系统成了正面抗击疫情的主战场。全国各省、市确定的定点收治医院,均为大型公立医院。同时,自疫情暴发以来,约350家公司向武汉及湖北疫区捐款,总额达121.29亿元,面对武汉及湖北发出的紧急求助,众多民营企业迅速复产、转产,整个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紧急生产,日产口罩近20万个,并在1月21日率先向武汉紧急驰援了9万个KN-95型口罩。国家应该把主导国计民生的核心产业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应对未来战争、瘟疫等重大突发事件之急需。在这一点上,西方制度下的医疗制度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的制度,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外部条件。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同时,我国会继续同世卫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并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此次疫情中我国的杰出表现,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多次对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给予肯定,并表示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作者为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

2020-05-26 □ 韩浩天 1 1 濮阳日报 c61078.html 1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保证我们战胜新冠肺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