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濮阳强音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 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

新华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黄河流经濮阳的情况?濮阳如何抢抓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宋殿宇:黄河濮阳段全长167.5公里,大堤长151.7公里。河道上宽下窄,流域面积214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1%,流域内耕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9%,流域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7.6%。由于险工险段多、堤防设施多,生态保护和堤防设施建设任务重,沿黄滩区为黄河安澜付出过巨大牺牲,做出了特殊贡献。

我们站位全国区域经济大背景,把握黄河流域发展大趋势,立足中原更加出彩大格局,及时研究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生态保护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启动编制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确定挖掘黄河文化、加强黄河滩区和滞洪区综合治理等18个调研课题;向河南省政府提出《黄河中下游泥沙综合利用》等6项建议并获得认可;谋划包装了462个与之有关的重大项目,努力在新时代奏响“黄河大合唱”最强音。

濮阳将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筑牢生态屏障,做好产业转型文章,传承好黄河记忆,造福人民群众。一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四水同治”,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努力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二是紧紧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扩面进滩,扩大黄河水灌溉面积,优化调整土地空间布局,推动农业优质高效发展。三是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生态带,充分挖掘黄河文化、龙文化、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内涵,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四是推进黄河滩区和滞洪区综合治理,统筹水、泥、沙等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是做好产业转型文章,加快新型化工基地建设,推进现有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引进新兴产业,为濮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新华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濮阳作为黄河流域农业大市,近年来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是怎样保障粮食生产供应的?下一步,将如何更好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下转第二版)

2020-05-28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 1 1 濮阳日报 c61185.html 1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濮阳强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