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濮阳强音

(上接第一版)宋殿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濮阳作为河南的粮食主产区、国家规划的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濮阳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

回望过去,濮阳紧紧绷住粮食安全这根弦,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2019年,建成33万亩高标准粮田,优质农作物发展到29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58.3亿斤。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9家,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11.5亿元,培育了特色杂粮、食用菌、节水莲藕等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和原产地保护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

在疫情防控期间,把粮食安全供给守牢,紧迫性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一季度,我们一方面及早抓好春耕春管工作,一方面重点保障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复工。

展望未来,濮阳将把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扛得更稳。一是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千亿斤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发挥好粮食生产优势,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二是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健全土地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问责,形成保护耕地合力。三是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增加值。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培育龙头,壮大规模,不断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新华网:濮阳作为中国杂技之乡,近年来又探索走出跨界融合的新路子,致力于打造“中国极限运动名城”。请问,濮阳将如何发挥好这些文化优势,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宋殿宇: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濮阳杂技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产业国家合作重点项目。疫情过后,由河南省杂技集团斥巨资打造的大型国际杂技剧目《水秀·龙石》黄河版,将在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市大剧院驻场演出,为黄河文化“走出去”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濮阳市紧紧依托杂技文化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极限运动,实现了人才输送、基地建设、赛事举办、品牌打造四大跨越,走出了一条杂技体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濮阳累计向国家输送优秀跨界体育人才162人,成为备战奥运的新生力量。濮阳有自由式小轮车国家队基地和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极限运动基地。先后承办了首届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国际滑板公开赛等重要赛事,承接了中国极限运动青少年精英训练营、自由式小轮车国家集训队训练营等集训活动。5月21日,自由式小轮车国家梯队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选材集训暨国家级冰雪项目跨界跨项选材基地创建启动仪式在濮举行。可以说,濮阳已具备了发展壮大杂技产业、推动杂技体育融合发展、建设中国极限运动名城的基础条件。

2020-05-28 1 1 濮阳日报 c61198.html 1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濮阳强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