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美丽濮阳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②

濮轩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高位推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全市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去年,在一季度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全市上下一心、克难攻坚,PM10、PM2.5和优良天数实现“一降一平一增”,综合得分排名全省第8位,尤其是2019—2020年秋冬季,坚持盯重点、抓关键、出重拳、下真功,攻下了秋冬防治山头,打了一场硬仗和翻身仗,圆满完成了生态环境部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6个国(省)考核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省定考核目标,综合水质指数改善率达到10.5%。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实现了污染地块安全率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双100%。

成绩令人鼓舞,形势咄咄逼人。要深刻认识到,完不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就会直接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就无法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代。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要深刻认识到,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之一,我市的污染治理问题不仅是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省和整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如果污染治理被动、生态建设滞后,就会拖累全省治理进程,就会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保目标的实现,就会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要深刻认识到,濮阳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资源型、耗能型产业比重偏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承载能力已到上限。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转型步伐,不仅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也必然带来环境容不下、资源撑不住、发展不可持续的局面。要深刻认识到,虽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大气污染防治受区域传输、气象条件、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加之我市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下转第二版)


2020-06-04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② 1 1 濮阳日报 c61597.html 1 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美丽濮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