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工业园区新闻

园区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发展 让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本报讯 (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家国。6月3日,记者自工业园区获悉,今年该园区将继续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做到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服务质量抓高效、工作水平抓提升、队伍建设抓提高,努力使辖区群众“人有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突出抓好教育工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抓手,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公平落实教师待遇、公平享受教学成果,推动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切实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实验学校今年9月招生投用,棚改配套幼儿园今年6月招生投用;计划投资30万元,实施校园绿化提升工程,美化校园环境;计划投资60万元为李信、昌湖、吴拐、东七宝寨等学校配置电脑室;计划投资35万元购置20台白板一体机,实现园区每个教学班全覆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配合园区组织人社局做好现有学校缺岗教师、新建学校教师招聘工作,抓好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保证今年现有学校、新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足额预算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计划通过国培省培市培区培、网上研修、学科培训、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培训不少于400人次;重视梯级教师培育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员、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建设名师工作室等教师学习共同体;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以及课题研究的规划、管理、实施工作,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研究,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普及;建好“教育云”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交流共享,让全区孩子能够更好、更便捷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调动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重点抓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昌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棚户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实验中学卫生室,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覆盖全区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园区群众看病就医、健康检查、医疗报销等民生问题,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同时,落实好国家全面两孩政策,继续做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城乡两项扶助家庭补助金的核查、年审及发放工作,继续做好卫计各项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好卫计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更新工作,继续做好“两癌”“两筛”“产诊”等重点民生实事的落实工作,春节前做好171名城乡奖扶、特扶人员的年审及春节慰问工作。

切实抓好社会民生服务工作。切实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转变民风、保障民利放在首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开展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死亡特困供养、特困供养护理、困难群众供电补助、临时救助、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工作,不断推进民政工作新发展;加快文化设施升级改造,建成2个标准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园区机关和办事处建设2个图书阅览室,同时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进一步提升文化体育阵地的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实施惠民工程,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快乐星期天”等活动,利用“五一”、“七一”、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园区文体活动、文艺会演、广场演出、春节联欢晚会等特色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积极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筹备组织以园区为单位的体育赛事,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康复、就业、帮扶等问题,使广大残疾人政治上有地位、人格上有尊严、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2020-06-05 1 1 濮阳日报 c61737.html 1 园区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发展 让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