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截至5月底,我省通过开展“861”金融暖春行动,已带动金融机构发放低息贷款314.5亿元,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6000余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微企业陷入“寒冬”。4月22日,省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印发《河南省“861”金融暖春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先进制造、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禽畜养殖、外资外贸、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8大重点领域,发挥政银企三方合力,提高信贷资金投放效率,明确今年年内实现600亿元低息贷款投放,覆盖1万家中小微企业。
当前,全省已推动23家大中型银行、36家村镇银行、12家担保公司、2家融资租赁公司等70余家金融机构参与,上线金融产品134种。目前,申请参加“861”金融暖春行动的企业有8900余家,经过省、市、县三级审核,7100余家企业进入推荐名单。
据介绍,中小微企业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5%以上,贡献了全省54%的生产总值、85%的税收收入和80%以上的新增就业。对中小微企业加快金融资源的精准投放,是我省纾解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的应时之举。
《方案》指出,先进制造、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禽畜养殖、外资外贸、旅游娱乐、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是中小微企业集中的8大领域,要在这些领域向金融机构推荐一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发挥“信用+金融+科技”作用,提高信贷资金投放效率。
目前,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信用“两缺”的难题。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原再担保集团、河南农信担保公司要发挥省级担保公司引领作用,各地要明确1~2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名单内的中小微企业“增信”,帮助其快速对接金融机构、承接国家优惠贷款提供专项担保服务。
相关阅读:“861”是什么?
8大重点领域:先进制造、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禽畜养殖、外资外贸、旅游娱乐、住宿餐饮和交通运输;
600亿元: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600亿元低息信贷投放;
1万家:覆盖全省超过1万家中小微企业。据《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