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范县新闻

做活“水文章” 打造水美范县

“四水同治” 打造生态水环境

2019年以来,范县以“构建生态水网,打造水美范县”为目标,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以着力解决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主线,以全面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一核两区协调发展,两河一水生态绿廊”水资源均衡配置为总体布局,全面提升引黄供配水能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扎实推进河湖管理和保护。

加强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能力,以片区为单元整体规划治理,突出系统治理,通过水系干支流、坑塘治理,利用引黄渠系对水系进行补水,采取水系连通、河道清淤疏浚、坑塘清淤、岸坡防护、生态修复、河道清障、水源涵养,以及水土保持、截污治污、人文景观等措施,形成系统的排水体系,解决水污染、水环境恶化问题,修复水系自然生态,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一幅“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水美乡村图正在徐徐展开……

顶层设计 构建生态水网

从5月份开始,投资3亿元的彭楼灌区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范县水系引水的基础保障,该工程通过自流饮水、泵站提水的方式实现农田灌溉用水、第二水源地的引水,以及水系生态补水的功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与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相结合,聚焦农村水系存在的河塘萎缩、水域岸线侵占、水体污染等问题,注重系统治理,着力恢复农村河塘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安全、生态、美丽、人文的农村水系,建设群众满意的幸福河。”县水利局副局长胡春雷介绍。

范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系连通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着眼长远,提前谋篇布局,认真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通过调研、查勘,科学编制了范县农村水系规划,以及范县水系连通、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实施方案,确定了“一线一域一面”的水系治理总体布局,提出了修复治理水生态,一体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系治理模式,规划以杨楼河、丹水、大屯河三大水系为脉络,结合乡村产业特色和文化特点等因素,规划实施“三大片区”(杨楼河片区、丹水片区、大屯河片区),以杨楼河为轴线,打造以濮州古文化为底蕴的水韵帝都、生态濮城片区;以王楼镇东张村柳溪小镇为特色,打造水美乡村、生态花园片区;以陈庄镇万亩荷花园为依托,通过坑塘整治,着力打造荷塘月色、生态水乡片区。通过各个片区的治理,有效改善水环境,逐步恢复水生态,强力保障水安全,为市民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科学治理 生态环境惠百姓

绿在水中,水在画中,一河清水,碧波荡漾。5月9日,记者在王楼镇柳溪小镇范水河看到,河水清澈,鱼儿在水中畅游,几位老人坐在河边凉亭内,休闲的聊天……好一派和美乡村图景。

“河道治理之后,河水流动起来了,水比以前清多了,没臭味了,环境优美了,老百姓也愿意在河边转转了。”谈起村里的变化,东张村党支部书记张存胜高兴地说。

为改变穷乡村旧面貌,加快脱贫步伐,东张村依托水系治理走上了生态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自2015年起,东张村通过坑塘治理、水系连通、濮东干渠引入黄河活水等措施,盘活了水资源。打造了水美乡村柳溪小镇旅游观光点,不仅打造了水景观、培育了水产业、发展了水经济,也能满足周边设施农业用水。又在附近建起了600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种植稻米、葡萄、香瓜、樱桃等,实现周边村群众产业增收。游船、滑雪、玻璃栈道网红桥……柳溪小镇游乐项目不断丰富,县内县外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游玩。

柳溪小镇只是范县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范县将围绕对全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形成黄河流域调水、全县配水、乡镇供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以省、市重大工程项目为框架,深入实施范县彭楼灌区改扩建工程、范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范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黄河湿地公园项目等7个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四水同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红忠 王亚轩)

2020-06-11 “四水同治” 打造生态水环境 1 1 濮阳日报 c62140.html 1 做活“水文章” 打造水美范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