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之光

处创造之地 逢创造之时 育创造之人

—— 濮阳市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网络课堂侧记引题题一题二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那么就需要去思考和创新,并且尝试改变它。不断地尝试,经历过失败、成功,最后完美解决它,在此过程中,发明创造就诞生了。而把我们发明创造的成果保护起来的,就是专利制度。”初夏的中原大地,阳光明媚。尽管尚未复课,但在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的教室里,教师杨小东已开启了他的中小学知识产权知识教学之旅。与往常不同的是,他所面对的听课学生是通过网络在线观看的濮阳市中小学生及其家长。

“看到普普通通的方凳,大家思考一下,它有什么缺点——不稳当,没有靠背,比较硬,坐久了感到不舒服,不能调节高度和转换方向,也不能折叠,不方便移动,不可以坐很多人。我们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课堂上,杨小东通过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其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而此次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网络课堂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入夏以来,为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停课不停学,濮阳市知识产权局、市教育局创新教学方式,变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为网络线上教学,联合组织河南省级教育师资录制了知识产权教育视频课件,在濮阳市教育局网站和濮阳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网络巡讲活动。”据濮阳市知识产权局局长田春英介绍,濮阳市南乐县知识产权部门组织南乐县一高、南乐县近德固乡中学等6所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校的2000余名师生及学生家长观看了此次线上知识产权授课直播,濮阳市机关直属学校及其他县区学校也安排学生及时观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收看人数达2万余人次。

儿童剪刀,可以防止儿童在使用剪刀的时候伤到手指;挤牙膏器,可以尽可能多地挤出牙膏袋中的牙膏;防风伞,可以防止行人在行走过程中因为风力太大失去平衡……这些拥有专利的新鲜玩意儿无一不勾起孩子们探索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很喜欢这样的课程,感觉耳目一新,上课后知道了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我以后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和思考。” 观看视频后,濮阳市实验小学四(9)班学生闫海峥表示。

此次网络课程以《知识产权与创新》为主题,运用生动有趣的案例,介绍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同时以“缺点列举法”对如何进行发明创造进行了详细讲解,激发了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田春英表示,此次授课与传统的教育培训相比,受众覆盖面更广,覆盖了学生、家长和教师,让创新创造精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知识产权教育积土而成山,积水而成海,为濮阳市知识产权宣传周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给大家留一个作业:口罩改造活动。口罩能够保护我们远离疫情、远离病毒。那么,口罩有哪些缺点?充分发挥想象,不限材料、不限形状、不限功能,设计一个多功能口罩,可以用铅笔画出自己的基本构思,用废旧材料进行多次尝试设计。设计完成后,还可以不断地进行完善……”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即将进入尾声,可孩子们的创新创造才刚刚开始。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通过网络课堂让知识产权教育融入校园、走进家庭,让中原腹地的创新土壤更加肥沃,形成处处营造创新机会,时时培养创新意识,人人争做发明家的良好氛围,这才是停课不停学、深入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网络课堂的真正初衷。”田春英说。 李铎 李海坤

据2020年6月3日《中国知识产权报》

2020-06-16 —— 濮阳市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网络课堂侧记引题题一题二 1 1 濮阳日报 c62331.html 1 处创造之地 逢创造之时 育创造之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