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2019年实现
经济发展和绿色生态“双赢”
2019年,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全面打好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综合施策,精准治污,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空气质量考核目标 获全市“双第一”
面对区域工业污染重、风向地势缺陷等不利局面,开发区坚持污染减排和质量改善两手发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治理三管齐下,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快“红黄蓝绿”标识管理、“三散”治理等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治理工作,持续实施“碧水工程”“四水同治”,全面开展“净土行动”。2019年度空气质量考核目标、2019—2020年秋冬防目标获全市“双第一”,开创了全区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新局面,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强劲驱动力。
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
获全市第一
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优化调整四大结构为重点,深入实施经济结构提质、生态功能提升、国土绿化提速、环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动”,提升黄河流域生态建设水平。推进企业提质增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做大做强战略新兴环保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2019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8亿,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8亿元,增长8.1%,绿色循环经济领跑高质量发展。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三、全市第一,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开展监管与加强服务
实现双赢
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开展蓝天保卫、碧水提质、净土清废、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夜查+晨查”全天候环境监管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年检查企业300余家次,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5起;全年共受理环境信访79件,信访件答复率、满意度100%。
规范化提升执法水平。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延伸,热点环境网格动态执法,全年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70次,热点网格执法检查70次,检查企业200余家,检查情况及结果实时录入系统,实现执法全程留痕。
开展行政型服务执法。每月5日定为“企业环保服务日”,一把手任企业首席服务员,成立环保服务队,和企业结对帮扶。全年共走访企业120余家次,帮助指导企业解决问题30余个。
乘势而上,2020年决胜三大污染
防治攻坚战,保驾“十三五”圆满收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和目标任务,开发区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筑牢疫情防控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开发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生态环境领域疫情应急处置的决策部署,成立疫情生态防控工作专班,建立疫情防控工作体系,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筑牢疫情防控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坚决防范次生、衍生环境污染事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
实施日调度制度,把好医疗废水废物关口。全面加强医疗废物、废水处置执法监管和行政指导,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全链条得到有效监管。
实施“战时”机制,强化专项执法监管。24小时值班值守,对涉及医疗废物、废水产生、处置单位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防医疗废物出现“二次污染”。盯紧空气及地表水监测数据,强化区隔离点生活污水、医疗废物监管,坚决阻断病原体传播。
实施帮扶服务,助力企业复产复工。深入中原大化、国电热电等32家企业,对防疫及相关环保工作等进行现场指导服务,帮扶落实防疫防控责任,协助企业撑起环保生命线。开展环保线上“企业服务日”,邀请企业参加线上座谈,协调解决6个实际困难和环保问题。
决胜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全面打好三年蓝天保卫战收官之战。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关闭4家“红”牌企业,推进搬迁7家“黄”牌企业,改造提升20家“蓝”牌企业;6家重点企业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编制工作;12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深度治理;非道路车辆已检登记注册340辆,发放环保号牌94套,安装柴油货车用车大户门禁系统19家,检测重型柴油车772辆次。截至5月31日,在全市4个考核国控站点中,PM10平均浓度排名第一,PM2.5平均浓度排名第一,优良天数排名第二。
打好碧水提升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区辖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等行动,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整改中原大化的2个污水排放口;新习镇污水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期手续准备工作;完善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乡镇水源地王助水厂和新习水厂的勘界立标工作;摸清工业区涉水企业情况,建立涉黄河流域环境问题台账;坚持重点整治与全面治理,不断改善濮水河、金堤河(开发区段)水环境质量。
打好净土清废攻坚战。开展涉重金属排放企业暨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排查行动。排查76家危废产生单位、7家危废经营单位,未发现涉重金属企业;严格建设用地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和历史遗留污染地块排查,排查出4处疑似污染地块;督促危险废物产生单位45家完成申报2020年危险废物年度计划工作。
从严抓好环保督察整改
今年以来,召开专题整改推进会2次,围绕历次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全面梳理涉及开发区的141个交办问题,逐一进行“回头看”。其中,139个问题全部完成销号,王助白屯水污染、濮大小吃街2个问题正在推进。开展环境问题及风险大排查、大整治,强化热点信访问题化解,通过督促企业减产能、优工艺、上设施等措施减少风险,破解企业异味扰民环境信访矛盾。
打好环境污染防治歼灭战
决胜蓝天保卫战。积极落实全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抓好化工企业异味治理;升级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实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全覆盖,降低臭氧含量;推进“红”牌、“黄”牌企业的关闭和搬迁。力争实现三年考核终极目标。
提速“碧水工程”。加快引黄入冀补淀干渠中原路桥监测站建设,力争2020年10月投入运行。完成辖区内第三濮清南中原路桥断面、濮水河人民路桥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顺河沟濮瑞路桥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V类水质。
巩固“净土行动”。督促辖区危险废物排查,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试点(市静脉产业园项目)工作。力争到今年年底,开发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污染地块安全率达100%。
本报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金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