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3000余斤滞销大蒜有了销路

五六月份,正是大蒜丰收上市的季节,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大蒜销售行情严峻,范县张庄乡张沙窝村的大蒜严重滞销,蒜价再破新低。

濮阳日报社驻张沙窝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积极联系建业物业濮阳分公司和濮阳市崛起集团,爱心企业收购了滞销大蒜3000余斤,解决了蒜农的烦心事。

“徐大娘,您数一下,您家3000斤大蒜,一共是4500元整,您收好。”6月18日下午,爱心企业将蒜款交到张沙窝村蒜农徐春环手中。大娘脸上的笑容格外舒展。今年,徐春环把家中几亩地全部种了大蒜,本想着能带来不错的收入。然而,大蒜的丰收高产却没有让她高兴起来。她发现今年大蒜行情很不好,不仅没有商家上门收购,更卖不上什么价钱。近一个月来,看着屋外棚子里的大蒜,她一直愁容满面。

张沙窝村是濮阳日报社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多年来,濮阳日报社依托自身优势,广泛发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动中来,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千方百计为贫困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当天下午,建业物业濮阳分公司和濮阳市崛起集团携手组成爱心小分队赶赴张沙窝村,共收购了滞销大蒜3000余斤,解决了蒜农的烦心事。随后,据濮阳日报社驻张沙窝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刘贺介绍,在张沙窝村旁边的高庄村,还有50亩哈密瓜急需找到销路。爱心小分队随即来到哈密瓜种植园,实地了解哈密瓜的长势。看到哈密瓜个头大、品相好,长势喜人,爱心小分队成员纷纷表示,这些哈密瓜在市里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经濮阳日报社驻张沙窝村工作队牵线搭桥,爱心小分队和高庄村哈密瓜种植户达成了哈密瓜初步采购意向,继续利用自身工作人员多、物业管理面广等优势,一方面带动农村优质果蔬销售,另一方面为市区居民提供增值服务、送去优质副食品。

刘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探索、利用好“龙头企业+贫困户”带贫模式,结合报社强大的宣传推广优势,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好脱贫成果,确保群众稳定增收不返贫。 本报记者 侯科建

2020-06-22 1 1 濮阳日报 c62703.html 1 3000余斤滞销大蒜有了销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