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托起未来的“工程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总书记的嘱托,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全市选派“三大指导员”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后,来自市直学校的75名教育教学指导员迅速奔赴各自的“战场”。令基层学校的教师期盼和称赞的是,这75名教育教学指导员全部都是高级职称获得者,一些还是省级、国家级名师,阵容可谓“超豪华”。
“这是一次完美的对接,因为瞬间决定了永恒。文件上规定帮扶期是一年,但实际工作中,我愿意与大家一起成长一辈子。”在与范县濮城镇中心校教师的见面会上,市十中校长都娟说的这席话让与会者听得振奋、记得真切。
顾不上丝毫停歇,都娟在深入走访调研后,一个个事关濮城教育发展的思路相继被提出并付诸实践:建立城乡教师线上交流渠道,实现名师引领带动、同伴互学互助;发动乡村教师加入市十中“毛毛虫说”钉钉群,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带领优秀教师团队前往范县濮城镇中学等学校送教、送课,下沉一线、贴着地面“把脉”教学中的问题;成立“城乡蓝导青师成长共同体”,开展城市乡村教师角色互换、跟岗观摩研修、同上一堂课、问诊课堂中的“教”与“学”等活动……
无独有偶,来自市油田十八中的高级教师杜英杰是教育教学指导员中的一员,他到清丰县阳邵乡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跑遍了全乡所有的中小学。建立教育发展中心、提升学校规范建设、编制教师成长手册……经过细致调查研究,杜英杰亮出了一个又一个“金点子”。
“根据杜英杰老师的设计,每个班级都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学生十做十不做’和‘家长十做十不做’,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喜人变化。”阳邵乡初级中学校长吴国伟表示。
“很务实,很受益。有了杜英杰老师的帮助,我们这些乡村教师干好教育的信心更足了。”阳邵乡范石村小学教师李艳芳的一席话,说出了该乡众多教师的心声。
很显然,随着教育教学指导员在基层一线扎下根、俯下身、沉下心,这些位于乡村的学校正在发生喜人的变化:教育教学理念跟上时代步伐了、教师的干劲更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了……现如今,我市的乡村学校正满怀激情阔步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倾情服务的好专家
一边是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一边是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乡镇卫生院“没病可看”的尴尬长期困扰着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如今,我市选派的医疗卫生指导员,将城市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紧紧联系在一起,乡镇卫生院正在由“冷”转“热”。
市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邓建中被派往南乐县近德固乡担任医疗卫生指导员,报到第一天,他就决心为近德固乡卫生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一个多月来,邓建中对近德固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现场示范教学,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倾囊传授,努力提升该卫生院的“造血能力”。
与邓建中一样,心系乡镇卫生院发展的还有市安阳地区医院彩超室、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诸多科室的专家。为配合医疗卫生指导员开展工作,更好地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市安阳地区医院推出了医疗专家“组团式”下沉举措,根据乡镇卫生院的需求进行精准帮扶。针对近德固乡卫生医护人员不会操作心脏彩超动脉探头的实际情况,市安阳地区医院专门派出彩超室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最终让闲置的机器“活”了起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自近德固乡卫生院的就诊数据显示,自5月9日以来,门诊就医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日门诊量最高时已突破100人。
市中医医院的骨三科副主任医师孙广智被派往濮阳县鲁河镇担任医疗卫生指导员后,经过和当地卫生院的研讨,他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认可度,除了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要上台阶,还必须在特色专科上下功夫、做文章。
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孙广智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鲁河镇卫生院在发展骨科诊疗上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并在日常工作中影响和带动该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提升骨科诊疗能力,默默为当地医疗事业点起“星星之火”。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朝亮说,选派“三大指导员”以产业发展、教育教学、医疗卫生为重点,构建起优秀人才资源向基层传输的“专项通道”,有效破解了基层一线人才缺乏的瓶颈,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下一步,他们将在培训指导、结对帮扶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坚决为基层群众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指导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