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刘涛)近段时间以来,开发区通过建立3个核查组,分区域全覆盖开展专项核查行动,确保辖区内“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全域排查,边查边改。开发区对照市攻坚办核查方案,根据全区2017—2019年“散乱污”企业整治台账清单逐一开展“回头看”,严格按照整治取缔标准开展全区域复查工作,坚持动态监管、露头就打、严防反弹的行动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问题不过夜,实行边查边改,实现动态清零。
突出重点,压实责任。重点针对市攻坚办核查方案中的小石化、小化工、小日化、小沥青等13类“散乱污”企业加大排查力度,实施清单式、网格化管理。乡(镇、办)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全覆盖、无死角、无遗漏的原则全面排查,重点打击“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集中整治、分类处置不到位现象。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纳入清单,发现一起,整治一起,确保按照时间节点与“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标准完成整改,实现动态管理、动态清零。
严厉打击,持续监管。开发区将“散乱污”企业纳入网格化监管,发挥网格员作用,坚持常态化巡查,持续保持对“散乱污”企业的高压监管态势。严格整改标准,发现未严格按照“两断三清”标准依法取缔、整治后未实现达标排放、出现死灰复燃、异地转移和新增问题及漏报、瞒报等情形的,相应启动问责机制,严厉打击,严肃追责,以长效监管机制、严格问责机制保障辖区“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