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回望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不凡征程,均刻印着共产党人的担当与奉献,书写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定海神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人民法院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加大对法院干警的教育培训力度,强化理论武装,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人民法院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人民法院加强党的建设,就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警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在谋划、推进法院工作中抓好“五个确保”,在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党的领导的优越性。
抓好党建,确保政治方向永远与党一条心。做强法院党支部的党建品牌,党支部建设重点抓好“三个关键”,即抓好党组成员“关键少数”、党支部书记“关键骨干”、党员干部“关键主体”。在工作学习中发挥党组成员的引领作用、党支部书记的表率作用、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三种作用”;在思想建设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法院思想政治建设,以广大干警政治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坚决;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大力开展主题党日、党章党规知识竞赛等活动,把党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抓好办案,确保司法实践体现党的意志。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必须把党的意志转化为司法办案的实践。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坚持服务经济建设这个大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深化“府院联动”,盘活“僵尸企业”,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要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特别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加大“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抓好作风,确保持之以恒关注民生。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和要求越来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办理案件时,要正确处理好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关系,综合考虑案发背景、法律政策变迁、社会发展、行业惯例、人民群众的感受,围绕犯罪构成充分考虑案件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在做好事实判断的同时,一并做好法的价值的自由、秩序、正义的平衡,真正做到合法、合理和合目的性,实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驰而不息抓党风、优作风,特别要倡导亲民为民作风,从立审执入手,扎扎实实办好每件案件,做到办案零缺陷、程序零违规、服务零投诉,办成让党放心、经得起法律推敲、经得起人民考验的“铁案”。
抓好改革,确保便民服务更顺畅。解决案多人少的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对内外资源进行优化,确保纠纷解决效率和效果的双赢。在外部控增量上,要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下,积极构建多层次调解大格局和工作模式,推动纠纷量的进一步下降。在内部分流上,要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用足用好诉前化解、立案调解和简案速裁“三网过滤”机制,深度应用移动微法院等智能化平台,做到既为当事人服务,也为法官服务,实现高效便捷办案。在团队提质上,进一步明晰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工作职责、绩效考核等内容,继续在“1+2”“1+4”等团队模式的使用效果上探索更优的审判团队模式。在管理上,围绕质效,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实施的工作方法,推动目标落实。
抓好队伍,确保能力合格、思想纯洁。要坚持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做合格法官。引导法官坚定法律信仰,坚守司法良知,精通业务知识,熟悉法律规范,加强业务培训和司法调研。要以贴近庭审、贴近当事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为主要做法,鼓励法官传授先进经验、撰写文章,广泛开展优秀裁判文书、优秀庭审、精品案例等评比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党员干部,提高法院队伍“四化”水平;要扎实开展法院队伍的教育整顿,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聚焦“关键少数”,以高压态势保持正风肃纪,严厉打击利用职权干预案件、利用影响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开展廉政教育论坛、廉政谈话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防止“病变”,永葆党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