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人物

王善朴

王善朴,1929年生,清丰县古城乡唐营村人。他出生之前,母亲已生下四个女儿,年近五旬,少有奶水。幸亏出嫁的大姐喜生一女,得知母亲少有奶水,怀抱女儿回到娘家。让弟弟和女儿同吸允她的奶水。人们常说,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而对于王善朴来说,则是长姐如母。

王善朴只上了三年学,便到固城集马秀清火柴公司当童工。在那儿,受尽欺凌。1939年,王善朴逃出火柴公司,参加清丰县抗战第二剧团学戏。他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小花园》《五凤岭》《拜帅》《关春亭骂寇》等十多个剧目。

1940年,日本鬼子二次侵占清丰,抗战第二剧团转入地下,王善朴开始回家种地。1947年,他参加了冀鲁豫军区四分区文工团,成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土改、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和淮海战役等慰问演出。抗美援朝期间,王善朴排演了《白毛女》《刘胡兰》《将相和》《闯王进京》等剧目。王善朴能演古典戏,也能演现代戏,小有名气,被观众称为黑痣小生。1953年,王善朴调到河南省歌剧团,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团去北京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演出《小二黑结婚》。

难得的是,王善朴与妻子杨华瑞不仅是生活中相濡以沫的好伉俪,还是艺术舞台上的好搭档。他们同台演绎,如影随形,夫唱妇随半个世纪。

杨华瑞说,豫剧《小二黑结婚》为我俩牵了红线。在剧中,我扮演二黑妈,善朴扮演小二黑。编导杨兰春老师要求演员培养角色感情。为了培养“母子情”,我们互相关心照顾。在一次排练中,我看到善朴穿得单薄,冻得瑟瑟发抖,我便脱下身上的大衣让他披上。没想到,这件大衣他再也没有还,成了我俩的定情物。

说起自己的老伴,王善朴颇为幽默地说,我们在生活中是对夫妻,可在舞台上却吃了她一辈子亏,她演啥都比我长一辈。《小二黑结婚》中,我演二黑,她演二黑妈。在《刘胡兰》中,我演解放军连长,她演刘胡兰妈。在《朝阳沟》和《朝阳沟内传》中,我演栓保,她又演银环妈,成了我的岳母。她净给我当妈了。

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筹拍的《刘胡兰》中,王善朴演解放军连长。当时,由于体形瘦弱,不符合角色的要求,导演就要求王善朴加强锻炼,增加饮食营养,争取在短期内接近角色形体。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团领导安排伙房给他改善伙食。他又向省体工队的医生请教如何使身体快速健壮起来,积极参加训练……几十天过去了,果然,没有白努力,他的体重从100斤变成了130斤,终于达到导演的要求。可是,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不久,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朝阳沟》,导演见王善朴有点胖,说不符合栓保的形象,要他减肥。为了把戏演好,他每天在节制饮食的同时,加大运动量。他每天三场练功,练得大汗淋漓;三次爬楼梯,每次200阶,就这样坚持了三个月,体重终于从130斤降到108斤,像一个小伙子栓保了。

这接二连三的增肥和减肥,对王善朴的身体损害很大,但为了艺术,他心甘情愿,毫无怨言。王善朴就这样凭着一股为艺术不惜一切的热情与执着,成功主演了《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李双双》《人欢马叫》《朝阳沟内传》等几十部优秀剧目。

正当王善朴年富力强时,文革开始了,省豫剧三团被撤销,他被扣上种种罪名,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一棵枝繁叶茂的艺术之树就这样被无情的拦腰砍断。文革之后,三团恢复了建制,王善朴再次挑起重建和领导三团的重担。百废待兴,工作何止千头万绪!天长日久,他终于积劳成疾。1979年的一天,王善朴两眼一黑,摔倒在省文联机关门前,经诊断为高血压、脑血栓。虽经抢救保住了命,但身体一侧瘫痪,只能躺在床上。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治疗,王善朴病情有所好转,出院继续休养。为了加强康复锻炼,杨华瑞每天都搀扶着王善朴到省体育馆一圈一圈地走,循序渐进,由最初的每天三圈增至三十圈,天天如此。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互相搀扶、蹒跚而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情、亲情的真谛。

1999年,王善朴再次患脑梗塞住院治疗,右半身偏瘫。此后几年,王善朴一直和疾病作斗争。经过不屈不挠的锻炼,他不仅成功甩掉了轮椅,而且又重返舞台和观众见面。生命不息,歌声不止。王善朴经常参加公益演出活动,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2018年是《朝阳沟》六十年的花甲之年,他参加了《朝阳沟》六十年舞台戏的纪念活动,拄着拐杖进北京,放下拐杖上舞台,和四代人同贺唱《朝阳沟》。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时代新气象让曾经历过烽火流金岁月的王善朴更加慷慨,自觉要求到深山老区,参加文艺扶贫攻坚轻骑队演唱。《河南日报》曾以他的实际,刊登《91岁老拴保送戏进山来》等文章。

2020-07-17 1 1 濮阳日报 c64330.html 1 王善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