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人物

孟贵臣

孟贵臣,1957年生,范县人。从担任两个乡的党委书记到任县人事局局长,他心系民生,痴情助学,发起成立了全国首家人才志愿者协会,募集善款173万元,救助贫寒学子459名1863人次,为穷人的孩子托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在县人事局,孟贵臣以战略的眼光看未来,把人事工作定位在“大人事,大人才观”的坐标上。他打造阳光人事,在全省率先创建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工作模式,把全县393项审批手续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率先把人事部门40项业务,公开法规依据、办理程序、办结时限,责任到人,使人事热点难点问题走进了阳光地带,受到全县人民的广泛称赞。与此同时,他求贤若渴,“三顾茅庐”从河南师大请来省级教育专家宋晓东任县一中校长,使该校的教育质量为之攀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他千方百计从华中科技大学引进化工专家张振飞任科力集团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使企业效益当年翻番,走向良性发展的坦途。短短几年,他为教育单位、卫生单位、骨干企业等引进硕士人才21名、本科人才269名,使范县经济发展迈了一大步。而且,他还十分重视“引才,聚才,用才”的网络建设,构建了3个信息网络:学术专家信息网,乡土人才信息网,大中专毕业生人才网。他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措施,邀请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北京大学研究员常晓民等专家学者举办人才强县系列讲座、报告30余场,为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建立了870人的信息库,策划实施稻鸭共作、林下养殖等新技术24项,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信息35条……

他还是“穷孩子的爸爸”,他把贫困学子的冷暖挂在心上,一挂就是几十年。

走进黄河滩区的穷乡僻壤,你会听到不少农民给你说起一个当代武训的故事。

面对全县234个贫困村,5万多贫困人口,他揪心不已,执着助贫。他和妻子带着一床棉被走进西南农大学生小刘的家。小刘父亲瘫痪在床,这个靠捡破烂交学费的贫困生,多亏有了孟贵臣夫妻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他走进湘潭大学学生小陈的家。小陈家徒四壁,没有床,重病的父亲睡在稻草上,2000元善款使小陈南下重返课堂。他资助穷孩子小张上了10年学,终于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他抚养孤儿小卢从初一直至考入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他和家人省吃俭用救助过的贫困生20余人,寒门学子亲切地称他为“穷孩子的爸爸”。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他为寒门学子构筑了3个平台:爱心助学行动平台,人才志愿者接力助学平台,贫困生情商教育平台。

他走乡串户,跑遍全县580多个村,建立了1000多名贫困生信息档案;他制作了爱心助学光盘,建立了中国范县人才志愿者协会助学网站(www.aixin110.com);他策划组织了“黄河滩区桑梓接力助学行动万人签名”“2008濮阳市庆奥运助学子献爱心名家书画精品义务拍卖会”等大型公益活动。

他是学习型公仆,勤于读书,笔耕不辍。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论文和调研报告,其中调研报告《范县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思考》获省人事厅三等奖。

他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格情操,体现在每一次行动和细节中。2002年7月,在抗洪抢险中,他第一个跳入汹涌的黄河水中,与干部群众坚守生产堤15个昼夜,最终使9万名群众生命财产和10万亩庄稼安然无恙。当看到贫寒学子一双双求助的眼神,他总是毫不吝惜地将口袋里的钱掏出,然而他和家人却过着俭朴的生活。他14年前买的T恤衫至今仍穿着,鞋袜总是到地摊上拣最便宜的买,父母亲住院看病也得四处借钱,掉在饭桌上的米粒也让孩子捡起来吃掉。“5·12”汶川大地震噩耗传来,他泪流满面,立即献血400毫升,救助北川中学5名孤儿5000元,至今仍关怀着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风雨人生路,奉献铸丰碑。自参加工作以来,孟贵臣先后荣获“濮阳市劳动模范”“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并入选“温暖2008河南十大爱心人物”。2008年12月,他荣获中华慈善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以及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其先进事迹做过多次报道。著名作家二月河在“温暖2008河南十大爱心人物”颁奖词中对他这样评价:他不是富人,他只是一个上班族,一个普通公务员,但他具有仁人的襟怀、广袤的视野。因此,他才能持久地不厌巨细地维护对贫困群体的呵护和尊重。他是世上最富有、精神生活最充实的人。

2020-07-17 1 1 濮阳日报 c64333.html 1 孟贵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