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正气铸就幸福生活

——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综述

这是一个神奇的村庄:

经过20年的发展,它从原来集体账目仅有63元、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的贫穷村,变成了集体年收入500万元、人均年收入1.5万元的小康村。

村民积极向上、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打架、斗殴、打麻将的找不到,网吧、非法出版物不见踪影,没有出现过一次上访告状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村都是正气,干邪事儿的一个没有”。

这个村庄就是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省级文明村、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连续12年被省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该村连续12年被市委、县委评为宣传文化工作先进村。

以党建为引领

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我们村党员干什么事儿都冲在前面。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威信很高,我也想加入他们!”8月4日,西街关村的李世荣和2名志愿者一起为群众发放“扫黄打非”政策宣传册。李世荣现在是入党积极分子。

西街关村位于南乐县城西南,共有635户2740人,其中党员198名,党员人数占比达7.2%,居全县各村首位。该村每年都要发展2到3名党员,目前入党积极分子57名。

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儿,是该村群众对村“两委”班子及广大党员的评价。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得益于该村长期以来将党建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常抓不懈。

村党支部明确村“两委”成员职责分工,每半月村“两委”成员要汇报工作情况,把责任落实到人。村党支部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全体村干部每年年底要在党员大会上总结工作,党员代表面对面给村干部打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党支部成员经常深入老党员、困难户家中,通过走访入户、召开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形成了“村里的钱怎么花群众来当家、村里的事怎么办群众说了算”的工作模式。(下转第三版)

2020-08-11 本报记者 段利梅 ——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综述 1 1 濮阳日报 c65919.html 1 正气铸就幸福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