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接第一版)为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我市坚持省重点项目每周到现场、市重点项目每两周到现场制度,对照台账,逐一核实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坚持在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帮助郑济高铁等14个项目单位协调解决问题33个。

我市还建立了观摩点评活动机制,在今年4月、7月,两次组织产业集聚区暨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活动,在全市迅速掀起大干快上、拼搏进取的蓬勃热潮,有力对冲了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优服务 促效能 打造濮阳“软实力”

省委书记王国生在中建材(濮阳)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要持续优化服务企业的政策举措,紧密围绕企业需求,不断提升针对性、实效性,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帮扶机制、要素保障机制,扎扎实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近年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濮阳高质量发展、由区域边缘阔步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开放前沿的战略举措,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的重要手段,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持续发力。

为切实降低疫情影响,加快推动重点项目企业开工复工,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项目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共计安排747名企业首席服务员到全市“四上”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等报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手续办理、贷款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截至7月底,首席服务员共收集问题2522个,已解决1986个。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加强依法监管和提高服务效能方面狠下功夫,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安心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上半年,我市119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首批101项事项实现“一证通办”,600项民生服务事项提前7个月实现掌上办、随身办目标,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缩率、“零跑动”事项占总事项比例均居全省第1位;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新增市场主体1.9万户,同比增长12.2%;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最长时限压减至46个工作日内。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市283个省、市重点项目手续办结率达94.6%,237个项目已办结全部手续。8月28日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河南省2019年度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我市以80.76分居全省第四,创历史最好成绩。

2020-09-08 1 1 濮阳日报 c67483.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