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润经开”全民学习平台
●打造“文润经开”文化产业平台
●打造“文润经开”文化传承平台
●打造“文润经开”对外宣传平台
本报讯 “开发区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打造‘全民学习、文化产业、文化传承、对外宣传’四大平台,展示精神风貌,彰显文化底蕴,全力建设书香文润之区。”9月3日,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信心百倍地表示。
打造“文润经开”全民学习平台。开发区创新开展“发展大讲堂”“每周一课”等系列学习活动。目前,已举办“发展大讲堂”40余期,参加人数20万余人次。举办“每周一课”20余期,学习人数达1000余人次。同时,充分发挥纪工委有道云阅读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用,引导全区干部“线上阅读”,营造了爱学习、勤学习、学好习的浓厚氛围。
打造“文润经开”文化产业平台。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依托河南濮阳电子商务产业园网创企业集群发展、电商人才集聚、文化信息互联互通等优势,积极谋划建设了“科创园”、“UFO创业小镇”、文创园等重大产业项目,促成“见习孵化园区、人才见习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扶贫展览馆”等4个市级项目成功申报,“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双创基地、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功获批,开创了全市省级网创平台创建先河,搭建了产业蓬勃发展平台。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和创客文化,通过举办创意发展座谈会、企业发展路演、电商论坛培训等形式,培育了濮艺、河南卓越等一批“文化工匠”企业和创客团队,促进了开发区文化“走出去”。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实施了高层次人才集聚和培育工程,初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46人。研究出台开发区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为“文润经开”文化产业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造“文润经开”文化传承平台。重点改造提升冀鲁豫边区红色联络站——佛圣寺、丁寨寺,“南陶北谢”著名教育家——谢台臣故居和西王什冀鲁豫边区党委诞生地革命旧址等景点,成功打造了开发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融入马辛庄民俗旅游、王助香瓜小镇等特色和完美瓜果、丁寨草莓、源龙乡花卉等农业品牌、乡土文化、生态文化等多种元素,成功打造了“南菜、中瓜、北花、西果”的生态文化红色旅游带。大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好历史故事”征集活动,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打造“文润经开”对外宣传平台。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成功打造晨风戏苑、天天乐安康苑百姓大舞台、濮水音乐岛等重要文化阵地,共开展各种文化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数7万余人次,已成为全市学习观摩的典型。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目前,王助镇已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皇甫办马辛庄村荣获“河南省特色文化村”荣誉称号,晨风戏苑张广勤和“2·5·7艺术协会”赵允华分别荣获“河南省百佳民间文化能人”称号,进一步提高了“文润经开”文化厚度和对外知名度,为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势加力。
(施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