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以群众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法治推进现代治理,以德治树立文明新风,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解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本报讯 “我爱人民调解工作,生命不息调解不止。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咱六屯村建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近日,南乐县谷金楼镇六屯村矛盾调解室响起了霍先女洪亮的声音。霍先女凭借一副热心肠,专业“管闲事”,足迹遍及谷金楼镇25个行政村。在她的倡导下,六屯村组建了15人的调解队,每栋住宅楼都明确了专职调解员。
2019年以来,南乐县以“三治融合”为载体,在全县60个试点村建立群众自治组织,以群众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法治推进现代治理,以德治树立文明新风,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解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激发活力,村民话语权大了。“咱们村集体土地被三分之一的村民无偿耕种,对其他村民来说不公平,我支持收回重新发包。”近日,谷金楼镇梁方村村民代表在村民大会上积极发言。在重新发包集体土地过程中,该村运用“三治融合”工作方法,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坚持公开竞标,与131户承包户签订了承包合同,105亩集体土地顺利重新发包。
定纷止争,矛盾纠纷少了。“让他三尺又何妨。古有‘六尺巷’,今天就有我们安庄村‘六尺路’!”谈起道路硬化整修,梁村乡安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喜堂异常兴奋。安庄村与三马村是河南、河北的搭界村,在相邻道路硬化整修时,因为1米的路肩互不相让。在梁村乡“五老人员”石运普的带领下,4名“五老人员”多次奔波两地耐心调解,安庄村与三马村达成协议,将路肩各自向本村方向后移半米,道路得以顺利施工。该乡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老教师、老家族长等80余人,组建了21支村级“五老调解队”,每成功化解1起案件奖励50元至500元不等,已累计发放奖金2550元。
春风化雨,人居环境美了。“托党和政府的福,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幸福生活。村里现在干净又卫生,我们大家都不再乱扔垃圾了!”近日,西邵乡刘苑村村民高兴地说。该乡坚持“三治融合”工作方法,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120余次,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全乡27个村制订了“村规民约”,定期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的行动自觉,在全县历次人居环境整治评比中一直保持前3名。
(马豪杰 卞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