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不仅养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还孕育了不朽的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华文明主要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黄河下游,以人文始祖伏羲为代表的东夷人部落创造出灿烂的龙文化雏形,并逐渐地发扬光大。黄河文化孕育了龙的传人,孕育了龙文化,而龙文化使黄河文化具有了魂魄、灵性与神奇。
讲好龙故事,彰显龙精神,发展龙产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
讲好龙故事。在濮阳,讲好“龙故事”与讲好“黄河故事”不仅一脉相承,更具有针对性,更接地气,具有更为广泛的亲和力与高度的认同感。讲好龙故事,弘扬龙文化,需要着重抓好以下两点:一是围绕黄河文化、龙文化主题搞好艺术创作,推出一批戏剧、诗歌、通讯、报告文学、电影动漫等艺术作品,充分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自媒体等媒体宣传,营造浓厚的黄河文化、龙文化氛围;二是要推动龙文化进校园,让青少年走近、了解黄河文化、龙文化,同时推动黄河文化、龙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加深全市人民对濮阳历史文化的理解。
彰显龙精神。我认为龙精神的内涵是:创新、包容、奋进、共享。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龙图腾是龙的传人创新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最富于创新意识的民族,这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来源于我们民族的血脉。包容是龙的传人特有的胸襟、境界和格局,这种基于包容意识的民族特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丰富、成熟、升华。奋进是龙的传人自强不息的不朽品格。龙的传人所具有的优良品质,与黄河文化蕴含的不惧艰险的英雄气概、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朽品格。共享是龙的传人固有的远大志向和奋斗目标。共享的理念深深浸润在龙的传人的血脉之中,使之逐渐地成为龙的传人在一切社会活动中行为的圭臬、远大的志向、追求的目标。
发展龙产业。我认为发展龙文化产业,首先要推动龙文化申遗。“中华龙”早已约定俗成为民族图腾、精神象征、情感纽带、文化标志,应该以“二月二”龙抬头文化节作为载体推进申遗工作。要推动龙都龙文化元素标识建设,营造“龙乡龙文化,龙都龙气韵”氛围,使外地游客一到濮阳就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要设立龙文化产业基金,由“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赞助、法律监督”,推动龙文化理论研究成果的开发利用。要依托高校,建立龙文化研究专业机构,促进我市龙文化理论研究、产业发展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