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韩娉婷) 直播间里,农民纷纷化身“网红”为农产品卖力吆喝;车间里,工作人员繁忙有序地进行着分拣、装箱、打包、贴制面单等工作流程;街道上,发往各个地区的物流运输车辆络绎不绝……10月15日,走访于清丰大地,该县“电商强县”的名号再次得到印证,遍地开花的农村电商正为广大群众带来便利和实惠,焕发出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清丰县是典型的农业县,食用菌、红薯等特色农产品远近闻名。如何把特色农产品变为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自2016年县委换届后,该县围绕食用菌、红薯等主导产业,把电子商务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动力之源,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就业创业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在氛围营造、人才培训、企业培育、夯实基础、优化环境、加速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让本地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让本地贫困群众通过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等在家门口就业,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2019年,清丰县电商交易额达13.42亿元,同比增长36.93%;网络零售额达3.9亿元,同比增长44.44 %;网销农产品近900万公斤,销售额达1.4亿元,跻身“全省首届农产品电商十强县”“全省电商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今年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县特色农产品原有销售不畅,群众叫苦不迭。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助力群众增收,县长刘兵、副县长韩晓东化身网络主播,为产品代言,为群众带货。同时,该县商务部门深入各乡镇,全面了解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情况,针对受疫情影响出现滞销卖难的农产品,积极协调电商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途径,加大农产品网上宣传推介力度,开展多形式扶贫专卖活动,不仅变滞销为畅销,帮助群众及时止损,还使“云销售”模式进一步深入人心,全面拓宽了销售渠道,激发了市场活力。(下转第二版)